告子曰:“生之谓性。”

孟子曰:“生之谓性也,犹白之谓白与?”曰:“然。”

“白羽之白也,犹白雪之白;白雪之白,犹白玉之白与?”曰:“然。”“然则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与?”

诗句

告子曰:“生之谓性。”
孟子曰:“生之谓性也,犹白之谓白与?”曰:“然。”
“白羽之白也,犹白雪之白;白雪之白,犹白玉之白与?”曰:“然。”“然则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与?”

译文

告子说:“活着就是人的本性。”
孟子回答:“活着的本性,就像白色的本性一样吗?”告子回答说:“是的。”
孟子又问:“像白色羽毛的白,和像雪花一样的白色,哪个更白呢?”告子回答:“两者一样白。”
孟子继续问:“那么,犬的本性,和牛的本性,哪个更接近于人的本性呢?”

注释

  1. 告子: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主张人性本善,提出“性”即指人出生时所带有的本质。
  2. 孟子:儒家另一位重要代表人物,继承并发展了孟子的思想,认为人性本善。
  3. 生之谓性:生就是人的本性,这里指的是人的自然属性。
  4. 白之谓白:白色的本性,这里的“白”指的是颜色本身,而非比喻。
  5. 白羽之白也,犹白雪之白:羽毛的白色,和雪花的白色一样纯净。
  6. 白雪之白,犹白玉之白:雪花的白色,和白玉的白色一样纯净无瑕。
  7. 然则犬之性,犹牛之性:那么犬的本性,和牛的本性一样。
  8. 牛之性,犹人之性与?:牛的本性,是否等同于人的本性呢?

赏析

这段对话体现了孟子对于人的本质的思考。他通过询问动物(如狗、牛)和自然现象(如羽毛、雪花)之间的相似性来探讨人与动物的本性是否有相似之处。孟子认为,无论是动物还是人,都有其固有的本性,而这些本性是不变的。通过对比动物与自然的纯洁性和纯净度,孟子似乎在强调人性的本真和不变。

这段对话也反映了告子的哲学观点,即认为人性是天生的,与生俱来的。这与孟子的观点形成对比,孟子强调人的本性可以通过教育和修养而得到提升和改变。

这段对话展现了孟子对人性本质的深刻理解和思考,以及儒家学派对人性的普遍看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