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交问曰:“人皆可以为尧舜,有诸?”孟子曰:“然。”“交闻文王十尺,汤九尺,今交九尺四寸以长,食粟而已,如何则可?”
曰:“奚有于是?亦为之而已矣。有人于此,力不能胜一匹雏,则为无力人矣;今曰举百钧,则为有力人矣。然则举乌获之任,是亦为乌获而已矣。夫人岂以不胜为患哉?弗为耳。徐行后长者谓之弟,疾行先长者谓之不弟。夫徐行者,岂人所不能哉?所不为也。尧舜之道,孝弟而已矣。子服尧之服,诵尧之言,行尧之行,是尧而已矣;子服桀之服,诵桀之言,行桀之行,是桀而已矣。”
曰:“交得见于邹君,可以假馆,愿留而受业于门。”
曰:“夫道,若大路然,岂难知哉?人病不求耳。子归而求之,有余师。”
“曹交问曰:“人皆可以为尧舜,有诸?”孟子曰:“然。”“交闻文王十尺,汤九尺,今交九尺四寸以长,食粟而已,如何则可?”曰:“奚有于是?亦为之而已矣。有人于此,力不能胜一匹雏,则为无力人矣;今曰举百钧,则为有力人矣。然则举乌获之任,是亦为乌获而已矣。夫人岂以不胜为患哉?弗为耳。徐行后长者谓之弟,疾行先长者谓之不弟。夫徐行者,岂人所不能哉?所不为也。尧舜之道,孝弟而已矣。子服尧之服,诵尧之言,行尧之行,是尧而已矣;子服桀之服,诵桀之言,行桀之行,是桀而已矣。”
曰:“交得见于邹君,可以假馆,愿留而受业于门。””
诗句释义与译文:
- 曹交询问孟子:“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这样的圣贤吗?”孟子回答说:“是的。”
- 曹交听到古代的文王(姬昌)身高十尺,商汤王身高九尺。他自己身高九尺四寸,仅比一般人高一些,只吃粮食。他问:“如何才能做到呢?”
- 孟子回答:“何必在乎这些呢?关键在于自己努力去做而已。就像有些人虽然身材不高,但能举起一百斤重的东西,他就变得很有力量;相反,如果只是空谈而不去实践,那他就是没有力量的人。所以,只要能够效仿尧舜的行为,孝顺父母,尊敬兄长,这就是尧舜一样的人了。你如果穿着尧的衣服,背诵尧的话语,践行尧的行为方式,那你也就成为了尧一样的人。反之,如果你穿着桀的衣服,背诵桀的话语,践行桀的行为方式,那你也就成为了桀一样的人。”
- 曹交表示:“我有幸在邹君面前展示一下自己的才华,希望能在这里住下来接受您的教导。”
诗句赏析:
此诗反映了孟子的思想——通过学习、实践和模仿贤人,每个人都可以达到高尚的道德境界。孟子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亲身的实践和体验,人们才能真正理解并掌握知识和道德。同时,他也指出了人的主观性,即每个人都有可能通过自身的努力成为尧舜一样的贤人,而不仅仅是通过外在的模仿或依赖他人的影响。这种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激励着人们追求更高的道德和智慧。
注释及赏析:
- 本章主要探讨了“人皆可为尧舜”这一观点。孟子通过具体的实例(如文王、汤王的例子),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和个体差异。
- 孟子的回答中,他使用了对比的方法来说明问题,通过比较不同人的能力,强调了行动力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 孟子还指出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即每个人都有能力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更高的层次。
- 最后,孟子提出了一个建议,即通过学习和实践来提升自我,以达到更高的道德境界。
- 此诗不仅展示了孟子哲学的核心观点,也体现了儒家学派注重实际行动和道德修养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