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居邹,季任为任处守,以币交,受之而不报。处于平陆,储子为相,以币交,受之而不报。他日由邹之任,见季子;由平陆之齐,不见储子。屋庐子喜曰:“连得间矣。”

问曰:“夫子之任见季子,之齐不见储子,为其为相与?”

曰:“非也。书曰:‘享多仪,仪不及物曰不享,惟不役志于享。’为其不成享也。”

屋庐子悦。或问之。屋庐子曰:“季子不得之邹,储子得之平陆。”

诗句:

孟子居邹,季任为任处守,以币交,受之而不报。处于平陆,储子为相,以币交,受之而不报。他日由邹之任,见季子;由平陆之齐,不见储子。屋庐子喜曰:“连得间矣。”

译文:
孟子居住在邹国,季任作为邹国的官员,用货币与孟子交换礼物,但孟子不接受,也没有回报。当孟子在平陆时,储子担任宰相,也用货币与孟子交换礼物,但是孟子同样不接受并没有回报。后来,孟子从邹地去到任地,去见季任;从平陆去齐国时,却见不到储子。屋庐子很高兴地说:“我接连得到了机会。”

注释:

  • 孟子:战国时期著名的儒家思想家、教育家。
  • 居邹:居住于邹城。
  • 季任:官名,此处指季任的职位。
  • 任处守:官职名称,负责管理地方。
  • 币交:用财物进行交易。
  • 受之而不报:接受对方的礼物而没有表示感谢或回报。
  • 居于平陆:指平陆这个地方。
  • 储子:官名,此处指储子的职位。
  • 相:宰相。
  • 由邹之任:从邹国前往任地。
  • 之齐不见储子:去齐国时却见不到储子。
  • 屋庐子:人名,可能是孟子的朋友或者弟子。
  • 书曰:‘享多仪,仪不及物曰不享,惟不役志于享。’:引自《孟子》一书,意思是享受时应有多样的礼仪,如果仪式达不到应有的程度,就不算真正地享受。
  • 为其不成享也:因为不能做到真正的享受。
  • 屋庐子悦:屋庐子很高兴。
  • 季子不得之邹,储子得之平陆:季任和储子分别得到孟子访问的机会。

赏析:
此诗描述了孟子在不同地方的交往情况,通过对比两个不同场合下孟子对礼节的应对方式,体现了孟子对于礼的态度以及其对个人修养的重视。孟子强调了“礼”的多重含义,不仅仅是形式上的礼节,更重要的是内心的诚意和尊重。这首诗也反映了孟子对于人才选拔的独到见解,他认为一个人是否能被认可,不仅仅看其职位和成就,更要看其内在的品质和修养。这种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影响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