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曰:“有布缕之征,粟米之征,力役之征。君子用其一,缓其二。用其二而民有殍,用其三而父子离。”

孟子说:“有布缕之征,粟米之征,力役之征。君子用其一,缓其二。用其二而民有殍,用其三而父子离。”

注释:

  • 布缕之征:指征收布和丝线作为赋税。
  • 粟米之征:指征收粮食作为赋税。
  • 力役之征:指征收劳力作为赋税。
  • 君子:指有道德修养的人。
  • 缓:延缓。
  • 殍:饿死的人。
  • 父子离:指家庭因赋税而分离。

译文:
孟子说:“有布缕、粟米、力役三种征税方式。君子只用其中一种,减缓其他两种。如果只用其中的两种,百姓就会饿死;如果用这三种都征,父子就会离散。”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孟子对于税收制度的看法。他认为合理的税收应该是公平的,不应该过度加重百姓的负担。在诗中,孟子列举了布缕、粟米、力役三种征税方式,并分析了它们对百姓的影响。他主张君子只使用其中的一种,以减缓其他两种的负面影响。如果使用三种征税方式,会导致百姓饿死或父子分离,这是不合理的。因此,孟子强调要合理安排税收,减轻百姓的负担,以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