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曰:“人皆有所不忍,达之于其所忍,仁也;人皆有所不为,达之于其所为,义也。人能充无欲害人之心,而仁不可胜用也;人能充无穿逾之心,而义不可胜用也。人能充无受尔汝之实,无所往而不为义也。士未可以言而言,是以言餂之也;可以言而不言,是以不言餂之也,是皆穿逾之类也。”

【诗句】

孟子曰:“人皆有所不忍,达之于其所忍,仁也;人皆有所不为,达之于其所为,义也。人能充无欲害人之心,而仁不可胜用也;人能充无穿逾之心,而义不可胜用也。人能充无受尔汝之实,无所往而不为义也。”

【译文】
孟子说:“人人都有不忍心做的事情,将其转化为自己能够忍受的范围以内的事情,这就是仁;人人都有自己的不愿意做的事情,将其转化为自己能够做到的范围之内的事情,这就是义。人若能消除对伤害他人的心,那仁的作用就无穷无尽了;人若能消除越轨的心思,那义的作用就无穷无尽了。如果一个人没有受到过屈辱,那么他在任何地方都会做出道义的事情。士人不能说话却偏要说话,所以说话是为了诱惑他;士人能够说话却不说话,所以不说话也是为了诱惑他,这都是因为想要超越常规的行为。”

【注释】

  1. “达之于其所忍,仁也:” 将不忍之事转化为自己可以接受的范围,即为仁。
  2. “人皆有所不为,达之于其所为,义也:” 每个人都有不愿意做的事情,将其转化为自己能够做到的范围之内的事情,这就是义。
  3. “人能充无欲害人之心,而仁不可胜用也;” 人若能消除对伤害他人的心(即恻隐之心),那仁的作用就无穷无尽了。
  4. “人能充无穿逾之心,而义不可胜用也:” 人若能消除越轨的心思,那义的作用就无穷无尽了。
  5. “人能充无受尔汝之实,无所往而不为义也。” 如果一个人没有受到过屈辱,那么他在任何地方都会做出道义的事情。
  6. “士未可以言而言,是以言餂之也;” 士人不能说话却偏要说话,所以说话是为了诱惑他。
  7. “可以言而不言,是以不言餂之也,是皆穿逾之类也。” 士人能够说话却不说话,这是想要超越常规的行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