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曰:“尧舜,性者也;汤武,反之也。动容周旋中礼者,盛德之至也;哭死而哀,非为生者也;经德不回,非以干禄也;言语必信,非以正行也。君子行法,以俟命而已矣。”
孟子曰:“尧舜,性者也;汤武,反之也。动容周旋中礼者,盛德之至也;哭死而哀,非为生者也;经德不回,非以干禄也;言语必信,非以正行也。君子行法,以俟命而已矣。”
注释:
-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 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
- 尧、舜:传说中的两位圣明帝王,他们都是遵循自然规律治理国家,注重道德修养。
- 汤、武:商朝的两位君主,他们都以仁爱和勇气著称。
- 动容周旋(qíng róng wéi xuān):指举止行动要符合礼仪。
- 盛德之至:极高的德行。
- 经德:遵循道德。
- 干:谋取、获得。
- 言(yán)语:说话。
- 信:诚信。
- 行:行为。
- 法:这里指“法则”或“制度”。
- 俟命:等待天命。
翻译:
孟子说:“尧、舜是遵循本性的圣人,他们的行为完全出自内心的自然流露;汤、武则是根据内在的原则去行动的君王,他们的举止行动都能符合礼制。能够做到这些的人,才是真正的有高尚的品德。他们哭泣时表现出的哀伤,并不是为了自己的生命,而是发自内心的情感;他们的行为遵循道德准则,并不是为了谋求个人的利益;他们的言语必定诚实可信,并不是为了树立自己的形象。君子们按照一定的法律和制度来行事,只是等待上天的安排罢了。”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孟子对古代圣王的理想追求和评价标准。他认为,真正的圣人和贤君都是出于内心自然的表现,而不是刻意为之。他们的行为举止符合礼制,表达出的哀伤源于真情实感,而非虚伪。他们遵循道德规范,不是为了个人的私利,而是真正从内心深处去践行道德。他们的言语真诚可信,不是为了树立自己的形象,而是真心实意地表达自己的看法。最后,孟子强调,君子们应该按照一定的法律和制度来行事,这是对天命的尊重和顺从,而不是为了谋求个人的名利。整首诗体现了孟子对于道德修养和人生价值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