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十有三年春,公至自晋。夏,取邿。秋九月庚辰,楚子审卒。冬,城防。
【传】十三年春,公至自晋,孟献子书劳于庙,礼也。
夏,邿乱,分为三。师救邿,遂取之。凡书「取」,言易也。用大师焉曰「灭」。弗地曰「入」。
荀罃、士鲂卒。晋侯搜于上以治兵,使士□将中军,辞曰:「伯游长。昔臣习于知伯,是以佐之,非能贤也。请从伯游。」荀偃将中军,士□佐之。使韩起将上军,辞以赵武。又使栾□,辞曰:「臣不如韩起。韩起愿上赵武,君其听之!」使赵武将上军,韩起佐之。栾□将下军,魏绛佐之。新军无帅,晋侯难其人,使其什吏,率其卒乘官属,以从于下军,礼也。晋国之民,是以大和,诸侯遂睦。君子曰:「让,礼之主也。范宣子让,其下皆让。栾□为汰,弗敢违也。晋国以平,数世赖之。刑善也夫!一人刑善,百姓休和,可不务乎?《书》曰:『一人有庆,兆民赖之,其宁惟永。』其是之谓乎?周之兴也,其《诗》曰:『仪刑文王,万邦作孚。』言刑善也。及其衰也,其《诗》曰:『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言不让也。世之治也,君子尚能而让其下,小人农力以事其上,是以上下有礼,而谗慝黜远,由不争也,谓之懿德。及其乱也,君子称其功以加小人,小人伐其技以冯君子,是以上下无礼,乱虐并生,由争善也,谓之昏德。国家之敝,恒必由之。」
以下是对《左传·襄公·13年》这首诗的逐句翻译,其中包含诗句、译文和必要的注释:
| 序号 | 诗句 | 译文 | 注释 |
|---|---|---|---|
| 1 | 十有三年春,公至自晋 | 十三年春季,鲁襄公从晋国回来。 | |
| 2 | 夏,取邿 | 夏季,占领邿国。 | |
| 3 | 秋九月庚辰,楚子审卒 | 秋季九月庚辰日,楚国共王去世。 | |
| 4 | 冬,城防 | 冬季,在防地筑城。 |
此诗是《左传》中“襄公十三年”的节选,主要描述了鲁襄公从晋国归来后,该国在军事和政治方面的动态。诗中提到了邿国的动乱及其最终被占领的情况,同时也提到了楚共王的去世和鲁襄公在防地修筑城池的行为。整首诗反映了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的纷争和战争,以及各国君主的军事行动和政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