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邾人伐我南鄙,为齐故也。

宋华阅卒。华臣弱皋比之室,使贼杀其宰华吴。贼六人以铍杀诸卢门合左师之后。左师惧曰:「老夫无罪。」贼曰:「皋比私有讨于吴。」遂幽其妻,曰:「畀余而大璧!」宋公闻之,曰:「臣也,不唯其宗室是暴,大乱宋国之政,必逐之!」左师曰:「臣也,亦卿也。大臣不顺,国之耻也。不如盖之。」乃舍之。左师为己短策,苟过华臣之门,必聘。

十一月甲午,国人逐□狗,□狗入于华臣氏,国人从之。华臣惧,遂奔陈。

宋皇国父为大宰,为平公筑台,妨于农功。子罕请俟农功之毕,公弗许。筑者讴曰:「泽门之皙,实兴我役。邑中之黔,实尉我心。」子罕闻之,亲执扑,以行筑者,而抶其不勉者,曰:「吾侪小人,皆有阖庐以辟燥湿寒暑。今君为一台而不速成,何以为役?」讴者乃止。或问其故,子罕曰:「宋国区区,而且诅有祝,祸之本也。」

【解析】
此题考查对文言句式的理解,解答时需结合句子的语法结构进行理解。
第一段:“冬,邾人伐我南鄙,为齐故也”:冬季,邾国人攻打我国南部边境的宋国,这是为了齐国的缘故。“伐”,攻打;“我”,指宋国;“鄙”,边境;“为齐”,“为”,因为;“齐”指齐国;“因”,缘故。
第二段:“宋华阅卒。华臣弱皋比之室,使贼杀其宰华吴。”:宋国的华阅死了,华臣削弱了皋比家的房屋,让盗贼杀死了他的总管华吴。“华阅”即华臣,宋国大夫;“皋比”,华臣;“贼”,杀害者;“华吴”,华臣家的总管。
第三段:“贼六人以铍杀诸卢门合左师之后。左师惧曰:‘老夫无罪。’贼曰:‘皋比私有讨于吴。’遂幽其妻,曰:‘畀余而大璧!’”:六个盗贼用兵器将华臣家的人杀死在卢门,并把左师藏在后面。左师害怕地说:“老夫无罪。”盗贼说:“皋比家私底下要讨伐吴国。”然后把他的妻子幽禁起来,说:“给我大璧吧!”“卢门”,地名;“俾”通“庇”;“幽”,囚禁。
第四段:“十一月甲午,国人逐□狗,□狗入于华臣氏,国人从之。”:十一月初五日,国人赶走了□狗,□狗进入华臣家里,国人跟着去了。“□狗”,“□”,通“勃”;“狗”,指华臣。
第五段:“宋皇国父为大宰,为平公筑台,妨于农功。”“妨”,妨碍;“大宰”,“宰”,“主持”;“平公”,宋平公;“为”,给;“筑台”,建造高台。
第六段:“子罕请俟农功之毕,公弗许。”“俟”,等待;“公”,指宋平公;“弗”,不;“许”,“允许”。
第七段:“筑者讴曰:‘泽门之皙,实兴我役。邑中之黔,实尉我心。’”:正在筑台的工匠们歌唱道:“泽门的泥土是白色的,实际是我们来修路;城邑中的泥土是黑色的,实际上安抚我们的心情。”“讴”,歌唱;“泽门”,“泽”,水名;“皙”,“白”;“役”,修路;“黔”,黑色;“尉”,“安抚”。
第八段:“子罕闻之,亲执扑,以行筑者,而抶其不勉者,曰:‘吾侪小人,皆有阖庐以辟燥湿寒暑。今君为一台而不速成,何以为役?”“抶”,“打”;“亲执扑”,亲自拿着板子;“行”,行走;“不勉”,不尽责;“阖庐”,小屋;“辟”,躲避;“燥湿寒暑”,天气干燥炎热;“小”,谦词。
第九段:“讴者乃止。”:唱歌的人停下来了。“乃”,于是;“止”,停止。
第十段:“或问其故,子罕曰:‘宋国区区,而且诅有祝,祸之本也。’”:有人问他原因,子罕说:“宋国小国寡民,而且还诅咒有祈祷,这是祸患的根本。”“区区”,“小国家”。
【答案】
邾人攻打我国南部边境的宋国,这是为了齐国的缘故。宋华阅死了,华臣削弱了皋比家的房屋,让盗贼杀死了他的总管华吴。六个盗贼用兵器将华臣家的人杀死在卢门,并把左师藏在后面。左师害怕地说:“老夫无罪。”盗贼说:“皋比家私底下要讨伐吴国。”然后把他的妻子幽禁起来,说:“给我大璧吧!”十一月初五日,国人赶走了□狗,□狗进入华臣家里,国人跟着去了。宋皇国父为大宰,给平公建造高台,妨碍了农事。子罕请求等到农事完毕再做,平公没有答应。正在修台的工匠们在唱歌:“泽门的土是白色的,实际上是来修路;城邑里的土是黑色的,实际上是安抚我们的心情。”子罕听了他们的歌声,亲自拿着板子,走到干活的人们前面,打那些工作做得不好的人说:“我们这些平民百姓都有小屋用来躲雨,抵御干、湿、寒、暑。现在你建造这么一座台子却不赶快完成,拿什么让我们干活呢?”唱歌的人停止了。有人问他为什么这样说,子罕说:“宋国小而少兵,而且还有诅咒神灵的风气,这是灾祸的根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