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子初聘于齐,礼也。
冬,季武子如宋,报向戌之聘也。褚师段逆之以受享,赋《常棣》之七章以卒。宋人重贿之。归,覆命,公享之。赋《鱼丽》之卒章。公赋《南山有台》。武子去所,曰:「臣不堪也。」
卫宁惠子疾,召悼子曰:「吾得罪于君,悔而无及也。名藏在诸侯之策,曰:『孙林父、宁殖出其君。』君入则掩之。若能掩之,则吾子也。若不能,犹有鬼神,吾有馁而已,不来食矣。」悼子许诺,惠子遂卒。
齐子初聘于齐,礼也。
冬,季武子如宋,报向戌之聘也。褚师段逆之以受享,赋《常棣》之七章以卒。宋人重贿之。归,覆命,公享之。赋《鱼丽》之卒章。公赋《南山有台》。武子去所,曰:「臣不堪也。」
译文:
齐子开始在齐国进行外交活动,这是符合礼仪的。冬季,季武子去到宋国,是为了报答向戌的接待。褚师段迎接他并招待他享用宴席,然后赋了七章《常棣》诗来结束宴会。宋国人用贵重的礼物贿赂他。季武子回国后复命,鲁文公设宴款待他。季武子又赋了《鱼丽》这首诗的最后一章。鲁文公也吟诵《南山有台》这首诗。季武子离开座位,说:“我受不了这种待遇。”
赏析:
此诗是春秋时期著名的外交辞令之一。诗中通过季武子的言行展现了当时复杂的外交关系和各国间的政治斗争。季武子在宋国的宴请中,不仅展现了他的机智和应对能力,也反映了他在政治舞台上的灵活运用。他的言辞虽然委婉,但实则透露出对当前局势的不满和无奈。最后一句“臣不堪也”更是直接表达了他对当前局面的不满和无力感,显示了他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诗中还涉及到一些重要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如季武子、齐子、向戌等,以及他们在不同场合下的表现和互动。这些内容不仅丰富了诗歌的情节,也为读者提供了了解那个时代的重要线索。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深入解读,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涵和价值。
这首诗以其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内涵,成为研究春秋时期外交文化的重要文献。它不仅是古代文学的珍品,也是了解那个时代的重要窗口。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