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栾盈自楚适齐。晏平仲言于齐侯曰:「商任之会,受命于晋。今纳栾氏,将安用之?小所以事大,信也。失信不立,君其图之。」弗听。退告陈文子曰:「君人执信,臣人执共,忠信笃敬,上下同之,天之道也。君自弃也,弗能久矣!」
九月,郑公孙黑肱有疾,归邑于公。召室老、宗人立段,而使黜官、薄祭。祭以特羊,殷以少牢。足以共祀,尽归其馀邑。曰:「吾闻之,生于乱世,贵而能贫,民无求焉,可以后亡。敬共事君,与二三子。生在敬戒,不在富也。」己巳,伯张卒。君子曰:「善戒。《诗》曰:『慎尔侯度,用戒不虞。』郑子张其有焉。」
冬,会于沙随,复锢栾氏也。
栾盈犹在齐,晏子曰:「祸将作矣!齐将伐晋,不可以不惧。」
楚观起有宠于令尹子南,未益禄,而有马数十乘。楚人患之,王将讨焉。子南之子弃疾为王御士,王每见之,必泣。弃疾曰:「君三泣臣矣,敢问谁之罪也?」王曰:「令尹之不能,尔所知也。国将讨焉,尔其居乎?」对曰:「父戮子居,君焉用之?泄命重刑,臣亦不为。」王遂杀子南于朝,轘观起于四竟。子南之臣谓弃疾,请徙子尸于朝,曰:「君臣有礼,唯二三子。」三日,弃疾请尸,王许之。既葬,其徒曰:「行乎?」曰:「吾与杀吾父,行将焉入?」曰:「然则臣王乎?」曰:「弃父事仇,吾弗忍也。」遂缢而死。
”`markdown
诗句
秋,栾盈自楚适齐。 晏平仲言于齐侯曰:「商任之会,受命于晋。今纳栾氏,将安用之?小所以事大,信也。失信不立,君其图之。」弗听。退告陈文子曰:「君人执信,臣人执共,忠信笃敬,上下同之,天之道也。君自弃也,弗能久矣!」
九月,郑公孙黑肱有疾,归邑于公。召室老、宗人立段,而使黜官、薄祭。祭以特羊,殷以少牢。足以共祀,尽归其馀邑。曰:「吾闻之,生于乱世,贵而能贫,民无求焉,可以后亡。敬共事君,与二三子。生在敬戒,不在富也。」己巳,伯张卒。君子曰:「善戒。《诗》曰:『慎尔侯度,用戒不虞。』郑子张其有焉。」
冬,会于沙随,复锢栾氏也。
栾盈犹在齐,晏子曰:「祸将作矣!齐将伐晋,不可以不惧。」
楚观起有宠于令尹子南,未益禄,而有马数十乘。楚人患之,王将讨焉。子南之子弃疾为王御士,王每见之,必泣。弃疾曰:「君三泣臣矣,敢问谁之罪也?」王曰:「令尹之不能,尔所知也。国将讨焉,尔其居乎?」对曰:「父戮子居,君焉用之?泄命重刑,臣亦不为。」王遂杀子南于朝,轘观起于四竟。子南之臣谓弃疾,请徙子尸于朝,曰:「君臣有礼,唯二三子。」三日,弃疾请尸,王许之。既葬,其徒曰:「行乎?」曰:「吾与杀吾父,行将焉入?」曰:「然则臣王乎?」曰:「弃父事仇,吾弗忍也。」遂缢而死。
夏四月 # 秋七月辛酉 # 叔老卒 # 冬 # 公会晋侯、齐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莒子、邾子、薛伯、杞伯、小邾子于沙随 # 公至自会 # 楚杀其大夫公子追舒 # 晏平仲劝谏齐侯勿纳栾盈 # 郑公孙黑肱病归邑于公 # 观起因受宠于令尹子南而得免祸 # 子南之死和弃疾的殉难 # 《诗》中忠信笃敬的重要性 # 《左传·襄公二十二年》翻译及注释
注解:
- 春秋时期:春秋时期是指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特定时期,通常指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
- 《左传》:这是一部中国古代的历史文献,记录了春秋时期的政治、军事、外交和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 齐侯:指齐国的国君,春秋时期的齐国是一个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家。
- 晏平仲:晏平仲是春秋时期的一位著名政治家和策士,曾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 《诗》:“慎尔侯度”,意指慎重地对待君王的礼节和规矩。
- 郑公孙黑肱:郑国的公孙黑肱是郑国的一位贵族人物。
- 沙随会:沙随会是春秋时期一次重要的政治会议,涉及到多个诸侯国的联盟和对抗。
- 令尹子南:令尹是楚国的高级官职,子南是当时楚国的一位重要官员。
- 《诗·小雅·都人士》:“慎尔侯度,用戒不虞。”:引用自《诗经·小雅·都人士》,这句话意味着谨慎对待君主的礼节和规定,以避免不必要的灾难或危机。
- 《左传·襄公》:这是《左传》中的一篇记载,主要讲述了春秋时期的一系列事件和政治斗争。
- 《论语》: 这是儒家经典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和思想。
- 《礼记》: 这是另一部儒家经典,集中讨论了古代的礼仪和道德规范。
赏析:
这段文本出自《左传》,其中记录了春秋时期的一系列重要事件和人物的命运。从文本中可以看出,晏平仲对栾盈的忠告被齐侯拒绝,最终导致栾盈的悲惨结局。这些事件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局势和权力斗争的复杂性。同时,通过这些故事,也可以窥见古代社会的道德观念和文化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