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侯有疾,郑伯使公孙侨如晋聘,且问疾。叔向问焉,曰:「寡君之疾病,卜人曰:『实沈、台骀为祟。』史莫之知,敢问此何神也?」子产曰:「昔高辛氏有二子,伯曰阏伯,季曰实沈,居于旷林,不相能也。日寻干戈,以相征讨。后帝不臧,迁阏伯于商丘,主辰。商人是因,故辰为商星。迁实沈于大夏,主参。唐人是因,以服事夏、商。其季世曰唐叔虞。当武王邑姜方震大叔,梦帝谓己:『余命而子曰虞,将与之唐,属诸参,其蕃育其子孙。』及生,有文在其手曰:『虞』,遂以命之。及成王灭唐而封大叔焉,故参为晋星。由是观之,则实沈,参神也。昔金天氏有裔子曰昧,为玄冥师,生允格、台骀。台骀能业其官,宣汾、洮,障大泽,以处大原。帝用嘉之,封诸汾川。沈、姒、蓐、黄,实守其祀。今晋主汾而灭之矣。由是观之,则台骀,汾神也。抑此二者,不及君身。山川之神,则水旱疠疫之灾,于是乎禜之。日月星辰之神,则雪霜风雨之不时,于是乎禜之。若君身,则亦出入饮食哀乐之事也,山川星辰之神,又何为焉」?侨闻之,君子有四时:朝以听政,昼以访问,夕以修令,夜以安身。于是乎节宣其气,勿使有所壅闭湫底,以露其体。兹心不爽,而昏乱百度。今无乃壹之,则生疾矣。侨又闻之,内官不及同姓,其生不殖,美先尽矣,则相生疾,君子是以恶之。故《志》曰:『买妾不知其姓,则卜之。』违此二者,古之所慎也。男女辨姓,礼之大司也。今君内实有四姬焉,其无乃是也乎?若由是二者,弗可为也已。四姬有省犹可,无则必生疾矣。」叔向曰:「善哉!肸未之闻也。此皆然矣。」

诗句:

昔高辛氏有二子,伯曰阏伯,季曰实沈,居于旷林,不相能也。

注释:

  • 高辛氏是中国上古神话中的部落首领之一,这里的“二子”指的是他的两个儿子。
  • 阏伯和实沈是兄弟关系,但两人之间发生了矛盾。
  • “伯”表示老大,“季”表示老小,阏伯是长子,实沈是幼子。
  • 阏伯和实沈在野外共同生活,他们之间产生了矛盾。

译文:
昔年,高辛氏家族有两个儿子,一个叫阏伯,一个叫实沈。他们在野外一起长大,但因为性格不合而产生争执。阏伯被派去寻找适合的居所,最终选择了商丘作为新家园。实沈则被留在了大夏,那里的土地肥沃,非常适合农业生产。后来,实沈被唐叔虞所灭,成为了商朝的一部分。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阏伯和实沈虽然都是高辛氏的后代,但他们的命运却截然不同。

赏析:
这首诗通过讲述高辛氏家族的两个儿子阏伯和实沈的故事,反映了古代社会中家族成员之间的纷争和矛盾。阏伯被派遣到一个新的地方定居,而实沈则留在原来的故乡大夏。这个故事不仅展示了古代社会的复杂性,也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命运的不同态度。同时,诗歌还提到了一些历史事件,如周王朝历法的正月,鲁昭公在乾侯等重要事件,这些内容有助于读者更好地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文化氛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