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公子围使公子黑肱、伯州犁城雠、栎、郏,郑人惧。子产曰:「不害。令尹将行大事,而先除二子也。祸不及郑,何患焉?」
冬,楚公子围将聘于郑,伍举为介。未出竟,闻王有疾而还。伍举遂聘。十一月己酉,公子围至,入问王疾,缢而弑之。遂杀其二子幕及平夏。右尹子干出奔晋。宫厩尹子皙出奔郑。杀大宰伯州犁于郏。葬王于郏,谓之郏敖。使赴于郑,伍举问应为后之辞焉。对曰:「寡大夫围。」伍举更之曰:「共王之子围为长。」
子干奔晋,从车五乘。叔向使与秦公子同食,皆百人之饩。赵文子曰:「秦公子富。」叔向曰:「底禄以德,德钧以年,年同以尊。公子以国,不闻以富。且夫以千乘去其国,强御已甚。《诗》曰:『不侮鳏寡,不畏强御。』秦、楚,匹也。」使后子与子干齿。辞曰:「金咸惧选,楚公子不获,是以皆来,亦唯命。且臣与羁齿,无乃不可乎?史佚有言曰:『非羁何忌?』」
诗句:
子产曰:「不害。令尹将行大事,而先除二子也。祸不及郑,何患焉?」
- 注释: 子产说:“不用担心。令尹将要进行重大行动,却首先除掉这两个人。祸乱不会波及到郑国,何必担忧呢?”
译文:
子产说:“不要担心。令尹要进行大的行动,却首先杀掉了两个儿子,这样祸乱就不会波及到我们郑国,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赏析:
这段文字体现了子产的智慧和远见,他通过预见未来可能发生的灾难,提前做好了应对措施。同时,他的言辞中透露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关怀。这种智慧和远见在当时是非常难得的,也是郑国能够长期保持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译文:
冬,楚公子围将聘于郑,伍举为介。未出竟,闻王有疾而还。伍举遂聘。十一月己酉,公子围至,入问王疾,缢而弑之。遂杀其二子幕及平夏。右尹子干出奔晋。宫厩尹子皙出奔郑。杀大宰伯州犁于郏。葬王于郏,谓之郏敖。使赴于郑,伍举问应为后之辞焉。对曰:「寡大夫围。」伍举更之曰:「共王之子围为长。」
子干奔晋,从车五乘。叔向使与秦公子同食,皆百人之饩。赵文子曰:「秦公子富。」叔向曰:「底禄以德,德钧以年,年同以尊。公子以国,不闻以富。且夫以千乘去其国,强御已甚。《诗》曰:『不侮鳏寡,不畏强御。』秦、楚,匹也。」使后子与子干齿。辞曰:「金咸惧选,楚公子不获,是以皆来,亦唯命。且臣与羁齿,无乃不可乎?史佚有言曰:『非羁何忌?』」
译文:
冬季,楚国公子围即将访问郑国。伍举担任副手。在出发前,听说楚平王病重就返回了。伍举随后继续访问。十一月己酉日,公子围到达郑国,进入宫廷问候楚平王的病情,用衣带将自己勒死,随后杀死了两位公子——幕和平夏。右尹子干逃亡晋国。宫厩尹子皙逃亡到郑国。在郏杀死了太宰伯州的犁。楚平王被安置在郏,称为郏敖。派遣伍举前往郑国,伍举问如何回答继位的问题。回答说:“我的名字叫围。”伍举更改口吻说:“共王的儿子围是首领。”
子干逃亡到了晋国,跟随伍举的车驾有五辆马车。叔向让子干和秦国公子一起吃饭,都是百辆车上的食物。赵文子说:“秦国的公子很富有。”叔向说:“德行基于俸禄,爵位相等取决于年龄,年龄相同取决于尊荣。如果以国家为尊,就没有听说过因为富有而被重视的。况且带着千辆兵车的君主离开自己的国家,显示出过于强大的统治手段。《诗经》说:‘不欺凌鳏夫寡妇,不畏惧强势的人。’秦国与楚国地位相当。”于是让后子(指伍举)和子干相互交谈。后子回答说:“金咸非常害怕这样的选择,楚公子没有得到这个位置,因此都来到这里,这完全是出于无奈。而且臣下和羁留在一起,恐怕不可以吧?”史佚说过这样的话:“如果不是羁留在楚国,我哪里会感到恐惧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