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尹路请曰:「君王命剥圭以为金戚铋,敢请命。」王入视之。析父谓子革:「吾子,楚国之望也!今与王言如响,国其若之何?」子革曰:「摩厉以须,王出,吾刃将斩矣。」王出,复语。左史倚相趋过。王曰:「是良史也,子善视之。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对曰:「臣尝问焉。昔穆王欲肆其心,周行天下,将皆必有车辙马迹焉。祭公谋父作《祈招》之诗,以止王心,王是以获没于祗宫。臣问其诗而不知也。若问远焉,其焉能知之?」王曰:「子能乎?」对曰:「能。其诗曰:『祈招之愔愔,式昭德音。思我王度,式如玉,式如金。形民之力,而无醉饱之心。』」王揖而入,馈不食,寝不寐,数日,不能自克,以及于难。
仲尼曰:「古也有志:『克己复礼,仁也』。信善哉!楚灵王若能如是,岂其辱于乾溪?」
工尹路请求说:“君王命令剥去圭玉,用来制作金饰的刀剑,我敢来请问。” 楚王进入内室查看。析父对子革说:“您是我们楚国的望族!现在与君王说话就像回声,国家将怎样呢?” 子革说:“等待时机,等到君王出来,我的匕首就要砍断了他。” 楚王出来,继续交谈。左史倚相快步走过。 楚王说:“这是一位良史,您要好好看待他。他能阅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倚相回答说:“我曾经向他询问过。从前穆王想要放纵他的心志,周游天下,将必定在各地留下车辙马迹。祭公谋父写了《祈招》这首诗,用以阻止楚王的心志,因此楚王能够平安地在祗宫去世。我询问这首诗却不知道它。如果询问得远一些,他又怎么能够知道呢?” 楚王说:“你能够吗?” 倚相回答说:“能够。这首诗说:‘祈招之愔愔,式昭德音。思我王度,式如玉,式如金。形民之力,而无醉饱之心。’” 楚王于是拱手行礼,然后进入内室。不吃食物,不睡觉,几天后,不能自克,最终遭受祸难。
孔子说:“古时候有志向的人是:克制自己的私欲以符合礼制,这是仁啊。” 真是善哉!楚灵王如果能这样,岂会遭到耻辱而流落在乾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