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二十有九年春,公至自乾侯,居于郓,齐侯使高张来唁公。公如晋,次于乾侯。夏四月庚子,叔诣卒。秋七月。冬十月,郓溃。

【传】二十九年春,公至自乾侯,处于郓。齐侯使高张来唁公,称主君。子家子曰:「齐卑君矣,君只辱焉。」公如乾侯。

三月己卯,京师杀召伯盈、尹氏固及原伯鲁之子。尹固之复也,有妇人遇之周郊,尤之,曰:「处则劝人为祸,行则数日而反,是夫也,其过三岁乎?」

夏五月庚寅,王子赵车入于鄻以叛,阴不佞败之。

平子每岁贾马,具从者之衣屦,而归之于乾侯。公执归马者,卖之,乃不归马。卫侯来献其乘马曰启服,堑而死,公将为之椟。子家子曰:「从者病矣,请以食之。」乃以帏裹之。

公赐公衍羔裘,使献龙辅于齐侯,遂入羔裘。齐侯喜,与之阳谷。公衍、公为之生也,其母偕出。公衍先生,公为之母曰:「相与偕出,请相与偕告。」三日,公为生,其母先以告,公为为兄。公私喜于阳谷而思于鲁,曰:「务人为此祸也。且后生而为兄,其诬也久矣。」乃黜之,而以公衍为大子。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撰写的一部编年体史书,记录了鲁国的诸多重要事件。下面将逐句解读诗句并给出译文:

  1. 诗句释义
  • 诗的原文出自《左传·昭公二十九年》。
  • “二十年有九年春”指的是周历的某年春天。
  • “公至自乾侯”描述的是鲁昭公从乾侯返回的情景。
  • “居于郓”表示鲁昭公居住在郓地。
  • “齐侯使高张来唁公”讲述了齐景公派高张来慰问鲁昭公的情况。
  • “子家子曰”指子家子对此事的看法或评论。
  1. 译文:鲁昭公在乾侯度过了一年,现在又回到了郓地。齐景公派遣使者高张来向鲁昭公表示慰问。

  2. 注释

  • 二十有九年春:指的是周历的第29个春天。
  • 公至自乾侯:指鲁昭公从乾侯回到国内。
  • 居于郓:表明鲁昭公目前居住的位置是郓地。
  • 齐侯使高张来唁公:齐国的君主派高张前来安慰和慰问鲁昭公。
  • 子家子曰:子家子是当时的人名,他对于齐国的行为提出了看法或评论,认为齐国轻视鲁国国君。
  1. 赏析
  • 这首诗反映了春秋时期诸侯之间的互动和外交关系。通过诗中的描述,可以看出鲁昭公作为一国之君,面对来自齐国的压力和挑战,感受到了深深的无奈和委屈。诗中的“处则劝人为祸,行则数日而反”等句子,揭示了齐国对鲁国国君的轻视态度以及这种行为可能带来的后果。
  •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传达了复杂的情感和外交策略,不仅展示了鲁国国君的处境,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政治现实。诗中的讽刺和批评,显示了作者对时局的关注和对正义的追求。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不仅是一部历史文献,更是一部蕴含丰富哲理和深刻社会洞察力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解析,不仅可以了解古代的历史背景和政治动态,还能深入理解古人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