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十有五年春王正月,邾子来朝。鼷鼠食郊牛,牛死,改卜牛。二月辛丑,楚子灭胡,以胡子豹归。夏五辛亥,郊。壬申,公薨于高寝。郑罕达帅师伐宋。齐侯、卫侯次于渠蒢。邾子来奔丧。秋七月壬申,姒氏卒。八月庚辰朔,日有食之。九月,滕子来会葬。丁巳,葬我君定公,雨,不克葬。戊午,日下昊,乃克葬。辛巳,葬定姒。冬,城漆。

【传】十五年春,邾隐公来朝。子贡观焉。邾子执玉高,其容仰。公受玉卑,其容俯。子贡曰:「以礼观之,二君者,皆有死亡焉。夫礼,死生存亡之体也。将左右周旋,进退俯仰,于是乎取之;朝祀丧戎,于是乎观之。今正月相朝,而皆不度,心已亡矣。嘉事不体,何以能久?高仰,骄也,卑俯,替也。骄近乱,替近疾。君为主,其先亡乎!」

诗句:

  • 十有五年春王正月,邾子来朝。鼷鼠食郊牛,牛死,改卜牛。(春秋·定公十五年)
  • 夏五辛亥,郊。壬申,公薨于高寝。(春秋·定公十五年)
  • 郑罕达帅师伐宋。(春秋·定公十五年)
  • 齐侯、卫侯次于渠蒢。(春秋·定公十五年)
  • 邾子来奔丧。(春秋·定公十五年)
  • 秋七月壬申,姒氏卒。(春秋·定公十五年)
  • 八月庚辰朔,日有食之。(春秋·定公十五年)
  • 九月,滕子来会葬。(春秋·定公十五年)
  • 丁巳,葬我君定公,雨,不克葬。(春秋·定公十五年)
  • 戊午,日下昊,乃克葬。(春秋·定公十五年)
  • 辛巳,葬定姒。(春秋·定公十五年)
  • 冬,城漆。(春秋·定公十五年)

译文:

  • 在《春秋》的记载中,“定公十五年”是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涉及到许多国家和人物的活动。在这个春天,邾隐公(邾国的隐士)来到了鲁国朝见,而鲁国的国君(鲁定公)则接受了邾人的贡品。然而,随后发生了一件令人痛心的事情:一只鼷鼠吃掉了祭祀用的一头牛,导致祭祀无法进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鲁国人重新选择了一头牛来继续祭祀。这两件事都表明,当时的政治局势并不稳定,存在着许多危机。
  • 到了夏天,楚国的楚王灭掉了胡地的国家,并带回来了胡子豹这位胡地的贵族。这个事件反映了楚国的强大和扩张。
  • 秋天,郑国的一位官员率领军队去攻打宋国。这是一次军事冲突,反映了当时中原地区各国之间的争斗。
  • 齐桓公和卫文公两位诸侯在渠蒢这个地方驻扎下来,准备对鲁国发动攻击。
  • 邾隐公在得知国君不幸去世的消息后,急忙赶来参加葬礼。这表明邾国与鲁国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的外交礼仪。
  • 冬天,鲁国有一座城池被修建起来,具体是哪座城池没有详细记载,但这个行为可能与防御或建设有关。
  • 整个《春秋》时期,鲁国和周边国家的政治、军事活动频繁,这些事件都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赏析:

  • 这是一篇记事性质的文章,记录了春秋时期鲁国以及周边国家的政治、军事行动和外交活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