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十有四年春,西狩获麟。小邾射以句绎来奔。夏四月,齐陈心互执其君,置于舒州。庚戌,叔还卒。五月庚申朔,日有食之。陈宗竖出奔楚。宋向魋入于曹以叛。莒子狂卒。六月,宋向魋自曹出奔卫。宋向巢来奔。齐人弑其君壬于舒州。秋,晋赵鞅帅师伐卫。八月辛丑,仲孙何忌卒。冬,陈宗竖自楚复入于陈,陈人杀之。陈辕买出奔楚。有星孛。饥。

【传】十四年春,西狩于大野,叔孙氏之车子锄商获麟,以为不祥,以赐虞人。仲尼观之,曰:「麟也。」然后取之。

小邾射以句绎来奔,曰:「使季路要我,吾无盟矣。」使子路,子路辞。季康子使冉有谓之曰:「千乘之国,不信其盟,而信子之言,子何辱焉?」对曰:「鲁有事于小邾,不敢问故,死其城下可也。彼不臣而济其言,是义之也。由弗能。」

《左传·哀公十四年》译文及注释

经文翻译

14年春,在西部大野打猎时,叔孙氏的驾车人子鉏商猎获一只麒麟,认为不吉利,赏赐给管山林的人。孔子细看后,说“这是麒麟”,然后收下它。

经文解析

  • “西狩”: 表示春秋时期的一种传统军事行动,通常用于展示国力和军事准备。
  • “获麟”: “麟”是传说中的吉祥物,象征着吉祥和好运的到来。此事件被视作异常事件,预示着国家可能会经历困难或变故。
  • “赐虞人”: 虞人负责管理山林,将捕获的麒麟赐予其管理者,象征权力和地位的提升。
  • “孔子观之”: 孔子作为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对此次捕获麒麟极为重视,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并给出了正面评价。
  • “赏管山林人”: 管山林人是负责管理山林资源的重要官员,得到麒麟后,将其赐予他们,显示了对官员的赏识。

传文解析

14年春,在西部大野打猎时,叔孙氏的驾车人子鉏商猎获一只麒麟,认为不吉利,赏赐给管山林的人。孔子细看后,说“这是麒麟”,然后收下它。

  • “小邾射以句绎来奔”: 小邾射是小邾国的一个贵族,因不满国内政治状况而逃离小邾国,向鲁国请求避难。他最终选择投奔齐国。这一行为反映了小邾国的动荡局势和人民的无奈。

  • “使季路要我,吾无盟矣”: 季路是孔子弟子,字子路。这句话出自他的自述。他不愿与小邾射结盟,表达了对齐国内部政治的不满。这种态度也体现了孔子倡导的独立自主精神。

赏析

主题思想

该段历史记载展示了春秋时期的政治动态和诸侯之间的联盟关系,以及孔子对于政治事件的关注。通过描述狩猎中意外获得麒麟的事件,突显了政治不稳定、社会动荡以及个体命运交织的现实图景。

艺术表现

《左传·哀公十四年》通过丰富的历史细节展现了春秋时期的社会面貌。例如,小邾射的故事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也揭示了人民在逆境中的无奈和抗争。整体来看,文章通过细腻的描述和深刻的分析,展现了历史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使读者能够深刻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

《左传·哀公十四年》不仅是一篇记录古代事件的文献,也是一部充满智慧的历史教科书。通过对这段历史的解读,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还可以从中汲取对现代社会有启示意义的教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