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公子围聘于郑,且娶于公孙段氏。伍举为介。将入馆,郑人恶之。使行人子羽与之言,乃馆于外。
既聘,将以众逆。子产患之,使子羽辞曰:“以敝邑褊小,不足以容从者,请墠听命!”令尹使太宰伯州犁对曰:“君辱贶寡大夫围,谓围:‘将使丰氏抚有而室。’围布几筵,告于庄、共之庙而来。若野赐之,是委君贶于草莽也!是寡大夫不得列于诸卿也!不宁唯是,又使围蒙其先君,将不得为寡君老,其蔑以复矣。唯大夫图之!”子羽曰:“小国无罪,恃实其罪。将恃大国之安靖己,而无乃包藏祸心以图之。小国失恃而惩诸侯,使莫不憾者,距违君命,而有所壅塞不行是惧!不然,敝邑,馆人之属也,其敢爱丰氏之祧?”
伍举知其有备也,请垂櫜而入。许之。
子产却楚逆女以兵
楚公子围聘于郑,且娶于公孙段氏。伍举为介。将入馆,郑人恶之。使行人子羽与之言,乃馆于外。
【注释】:子产(春秋时期郑国的执政官)拒绝楚公子围(楚国的贵族)来郑国迎娶公孙段氏(公孙段氏是郑国大夫)的要求。伍举(楚国的贵族)作为中介人,准备去迎接公子围。但郑国人对伍举的行为有所不满。于是郑国派遣行人(外交官)子羽前去劝说伍举不要进入郑国接待公子围的馆舍。公子围(楚国公子)表示愿意在野外接受招待。
【赏析】:子产拒绝公子围的要求,表现出了其政治智慧和高超外交手腕。他通过外交手段拒绝了公子围的非分之想,维护了郑国的尊严和主权。同时,也展现了郑国有着自己的底线和原则,不会轻易屈服于外来的压力。
既聘,将以众逆
【注释】:既然已经接受了楚国的邀请,将要派出军队来迎接公子围。
【赏析】:这句话表达了子产对于外交活动的重视和严肃态度。一旦接受了外国的邀请,就必须履行承诺,派出军队来迎接对方。这体现了一种负责任的态度和尊重国际礼仪的精神。
子产患之,使子羽辞曰:“以敝邑褊小,不足以容从者,请墠听命!”令尹使太宰伯州犁对曰:“君辱贶寡大夫围,谓围:‘将使丰氏抚有而室。’围布几筵,告于庄、共之庙而来。若野赐之,是委君贶于草莽也!是寡大夫不得列于诸卿也!不宁唯是,又使围蒙其先君,将不得为寡君老,其蔑以复矣。唯大夫图之!”
【注释】:子产感到忧虑,于是让子羽推辞说:“由于我们的国家狭小,没有能力容纳来访的人,请您允许我们用其他方式来表达我们的感激之情。”令尹(楚国的执政官)派太宰(楚国高级官员)伯州犁回答说:“您对我们国君表示感谢,说我们将使丰氏得到安居乐业。丰氏在郊外举行宴会并向庄公和周公的神庙致敬后才来到我们这里。如果您在荒野中赏赐他们,那是把他们的国君放在荒野之中,这会让我们的大夫无法位列各国卿位。不仅如此,还让我们国君的先祖蒙受羞辱,我们无法为国君尽忠,实在是令人痛心。请你们三思考虑吧!”
【赏析】:这一段反映了子产对于楚国使者的尊重以及他对待外交事务的严谨。子产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了对楚国国君的敬意,同时也向楚国使者表明了他对于两国关系的重视。
子羽曰:“小国无罪,恃实其罪。将恃大国之安靖己,而无乃包藏祸心以图之。小国失恃而惩诸侯,使莫不憾者,距违君命,而有所壅塞不行是惧!不然,敝邑,馆人之属也,其敢爱丰氏之祧?”
【注释】:子羽(郑国的外交官)回答道:“小国并无过错,只是担心自己的行为会招致更大的祸端。我们依靠大国的安定和安宁,而不是想要图谋不轨。如果小国失去这样的依靠而惩罚其他国家,让所有人都感到不满,那么就会违背君主的命令而有所阻塞,这是我们所害怕的。否则的话,我们是郑国的宾客,怎么会因为丰氏的事情而损害到自己呢?”
【赏析】:子羽的回答表明了郑国的立场和态度。他主张保持和平友好的关系,并强调依赖大国的安定和安宁。这种立场体现了郑国的智慧和远见,也显示了郑国作为一个小国所应有的谨慎和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