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子产有疾。谓子大叔曰:“我死,子必为政。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故宽难。”疾数月而卒。

大叔为政,不忍猛而宽。郑国多盗,取人于萑苻之泽。大叔悔之,曰:“吾早从夫子,不及此。”兴徒兵以攻萑苻之盗,尽杀之,盗少止。

仲尼曰:“善哉!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诗》曰:‘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施之以宽也。‘毋从诡随,以谨无良;式遏寇虐,惨不畏明。’纠之以猛也。‘柔远能迩,以定我王。’平之以和也。又曰:‘不竞不絿,不刚不柔,布政优优,百禄是遒。’和之至也。”

诗句

子产论政宽猛郑子产有疾。谓子大叔曰:“我死,子必为政。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故宽难。”疾数月而卒。
大叔为政,不忍猛而宽。郑国多盗,取人于萑苻之泽。大叔悔之,曰:“吾早从夫子,不及此。”兴徒兵以攻萑苻之盗,尽杀之,盗少止。
仲尼曰:“善哉!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诗》曰:‘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施之以宽也。‘毋从诡随,以谨无良;式遏寇虐,惨不畏明。’纠之以猛也。‘柔远能迩,以定我王。’平之以和也。又曰:‘不竞不絿,不刚不柔,布政优优,百禄是遒。’和之至也。”
注释:

  1. 子产 - 郑国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

  2. - 疾病。

  3. 谓子大叔 - 告诉子大叔。

  4. - 只有。

  5. - 道德德行。

  6. 火烈 - 猛烈的火灾。

  7. 水懦弱 - 弱的水。

  8. 民望 - 希望。

  9. - 很少。

  10. 疾数月而卒 - 子产病了几个月就去世了。

  11. - 使用。

  12. 郑国多盗 - 在郑国有很多盗贼。

  13. 取人 - 抢劫。

  14. 萑苻之泽 - 芦苇草泽之地。

  15. - 子大叔,郑国的执政大臣。

  16. - 给予恩惠。

  17. 罔从诡随 - 没有追随邪恶。

  18. - 谨慎。

  19. 式遏寇虐 - 制止敌人的暴行。

  20. - 恐惧。

  21. 布政 - 实施政策。

  22. 不竞不絿 - 既不竞争也不偏激。

  23. 不刚不柔 - 既不刚强也不软弱。

  24. 百禄是遒 - 各种福禄都来。

    译文

    子产有病,对子大叔说:“我死后,你一定当政。只有有道德的人才能用温和来治理百姓,其次是用严厉来治理。火太猛烈了,人们看到就会害怕而不敢靠近,所以很少有人死于火灾;水太软弱了,人们习惯了,就会玩弄它,结果反而死于水中的人多一些。因此温和难以做到。”子产病了好几个月后就去世了。
    子大叔执掌政权后,不忍心采用严厉的方法,而是采用了宽松的政策。然而郑国盗贼很多,他们常常在芦苇草泽地带抢掠财物。子大叔后悔了,他说:“我如果早听从先生的话,就不会走到这一步。”他召集士兵进攻芦苇草泽地带的盗贼,把他们全部消灭了,盗贼的数量才逐渐减少。
    孔子说:“真好啊!政治过于温和会导致人民怠慢,而怠慢了就需要用严厉来纠正。过分严厉会导致人民的残害,而残害了又需要用宽松的政策来安抚。温和可以弥补严厉,严厉可以补救温和,这样国家的政治才能和谐。”《诗经》上也说:“百姓劳累得快要停止休息了,稍微安定下来就好了。让我们把恩惠给予中原的百姓,安抚四方的诸侯。”这是用来施行温和政策的说法。《诗经》还说:“不要追随邪恶的道路,要谨慎对待不善良的人;要阻止敌人的暴行,使百姓不再畏惧明光。这是用来纠正严厉政策的说辞。‘要温柔地统治远方的部族,亲近近处的百姓,以此确定我们的君王的地位。’这就是用温和的政策来达到和谐。”《诗经》上又说:“既不竞争也不偏激,既不刚硬也不柔和,推行温和的政策,各种福禄都会来。”这是温和政策最好的说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