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王夫差败越于夫椒,报槜李也。遂入越。越子以甲楯五千保于会稽,使大夫种因吴太宰嚭以行成。

吴子将许之。伍员曰:“不可。臣闻之:‘树德莫如滋,去疾莫如尽。’昔有过浇杀斟灌以伐斟鄩,灭夏后相。后缗方娠,逃出自窦,归于有仍,生少康焉,为仍牧正。惎浇能戒之。浇使椒求之,逃奔有虞,为之庖正,以除其害。虞思于是妻之以二姚,而邑诸纶,有田一成,有众一旅。能布其德,而兆其谋,以收夏众,抚其官职;使女艾谍浇,使季杼诱豷,遂灭过、戈,复禹之绩。祀夏配天,不失旧物。今吴不如过,而越大于少康,或将丰之,不亦难乎?勾践能亲而务施,施不失人,亲不弃劳,与我同壤而世为仇雠。于是乎克而弗取,将又存之,违天而长寇雠,后虽悔之,不可食已。姬之衰也,日可俟也。介在蛮夷,而长寇雠,以是求伯,必不行矣。”

这首诗出自《国语·越语》。它描述了吴国与越国的争斗历史,其中提到了“吴王夫差败越于夫椒,报槜李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吴王夫差在夫椒之战中打败了越国,这是报恩的。

吴越之间的战争持续了一段时间,最终吴国取得了胜利。在这场战争中,吴国有伍员(伍子胥)提出建议,认为不应该轻易放过越国,而应该继续攻打,以巩固自己的霸权地位。但是被吴王夫差否决了。

吴国的灭亡是历史的一个转折点。吴国曾经强大一时,但最终因为内部的腐败和外部的压力,导致了它的灭亡。这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春秋时期吴越两国之间的战争和纷争。通过伍员的建议,我们可以看到他对国家未来的看法和思考。然而,吴国最终还是没能抵挡住外部的压力,导致了国家的灭亡。这对于后人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警示,告诉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不能因为一时的成功而骄傲自满,否则可能会失去一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