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注释】

寡人:诸侯自称。国:这里泛指国家,即百姓。

狗彘(zhì)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piǎo)而不知发:猪狗吃人的食物而不检查,路上有饿死的人却不救,这和杀一个不关己的人又有什么两样呢?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这又和刺杀别人而又说“不是我干的,是因为武器的缘故”有什么区别呢?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大王没有罪于年成不好,这样全国的老百姓就都来投奔您了。

【译文】

我对于国家的政策,就像猪狗吃着人们给养却不去检查,路上有饿死的人也不去救济,这和杀一个不关己的人又有什么两样呢?这又和刺杀别人而又说“不是我干的,是因为武器的缘故”有什么区别呢?大王如果对今年收成不好没有罪过,这样的话,全国人民就会前来投奔您了。

【赏析】

《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在回答齐宣王关于治国的问题时所说的一段话。文章通过阐述自己的观点,指出统治者要关心人民的生活,否则人民就会反抗;只有实行仁政,才能使民众安居乐业。这是孟子政治哲学的核心内容之一。本文以问答的方式展开论辩,层层深入,层层推进,最后得出结论,观点鲜明,理据充分。

文章开头,作者用反问的句式,从反面提出问题:“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意思是,像猪狗那样吃人的食物而不加以制止,路上有饿死的人不去救济,这样死去的百姓,就说“这不是我的责任”,却说是“年成不好”造成的。这又和杀一个不关己的人又有什么两样呢?这又和刺杀别人而又说“不是我干的,是因为武器的缘故”有什么区别呢?

作者进一步阐述了他的政治主张。他认为,作为国君,应该关心百姓的疾苦,否则百姓就要反抗。只有实行仁政,才能使民众安居乐业。因此,他提出了“省刑罚”的主张。他写道:“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他认为,如果让百姓没有固定的产业(土地),那么他们就没有恒心去从事农业生产,因而也就无法保证国家粮食的稳定。所以他认为,君主应该关心百姓的生产和生活,让他们有固定的产业。

作者强调了实行“仁政”的重要性。他写道:“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他认为,如果君主能够认真推行教化,使百姓懂得孝悌的道理,那么那些头发斑白的老人就不会在街上行走了。因为那时,他们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可以安心地安度晚年。

作者总结了他的主张:“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他强调,只有实行“仁政”,才能让老百姓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

《寡人之于国也》一文通过阐述自己的政治主张,表达了对百姓的关心和爱护。他认为,作为国君应该关心百姓的疾苦,否则就会失去民心,导致国家灭亡。同时,他还强调了实行仁政的重要性,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这些观点在当时是非常具有前瞻性和指导意义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