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惠子在梁国做宰相,庄子前去拜见他。有人对惠子说:“庄子来了,想要取代你的相位。”于是惠子非常恐惧,在国都里搜了三天三夜才找到庄子。庄子去见他,说:“南方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鹓鶵,你知道吗?这种鸟从南海飞到北海,不是梧桐树它就不休息,不是橡栗它也不吃,不是甘泉它也不喝。如今有只猫头鹰得到了一只腐鼠,鹓鶵从它面前飞过,仰头看着它说:‘吓!’现在你想用你的梁国来吓唬我吗?”
注释:
- 惠子:战国时期宋国人,曾为梁文侯臣。
- 相:宰相。古代以官职称呼人。
- 庄子往见之:去拜访他。庄子:春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政治家、文学家。
- 或谓:有人说。
- 欲代子相:想取代你做宰相。
- 于是惠子恐:因此,惠施很害怕。
- 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在国都里搜查了三天三夜。
- 鹓鶵:古书上说的一种鸟。
- 子知之乎:你知道吗?
- 夫鹓鶵:那鹓鶵啊。
- 发于南海:从南海起飞。
- 而飞于北海:然后飞到北海。
- 非梧桐不止:不是梧桐树就停息。
- 非练实不食:不是橡子果实不吃。
- 非醴泉不饮:不是甘甜的泉水不喝。
- 鸱得腐鼠:猫头鹰得到一只腐烂的老鼠。
- 鹓鶵过之:鹓鶵从它面前经过。
- 仰而视之曰:仰起头看着它说。
- 吓:吓走的意思。
-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你现在想用你的梁国来吓唬我吗?
赏析:
《惠子相梁》是庄子与惠子的一段对话,出自《庄子·秋水》。这是一段充满讽刺意味的对话。庄子和惠子在谈论“天籁”的问题时,庄子说:“唯其声之音,而不容于唇吻。”惠子曰:“无听也!”庄子反问:“听而曰‘无’,吾未如公之何也。”惠子辩不过庄子,只好说:“君实内直虚廓而无我,夫外求者,不可以观于妙;内直空廓而无身,外物不能入焉。”庄子驳道:“夫子固拙于言之类,焉能知之!”二人各执己见,最后惠子请庄子解释,庄子说:“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这段话的关键词是“鹓鶵”和“吓”。
“鹓鶵”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鸟,传说它能从南海飞到北海。然而现实中并不存在这样的生物,所以庄子所说的“鹓鶵”,实际上是指庄子自己。庄子的才华横溢,口才敏捷,能够应对各种问题,就像这只神鸟一样自由自在。
“吓”是一种动作,用来表示警告或者威慑。在这个场景中,鲲鹏(鹓鶵)飞过一个腐鼠,却并没有因为腐鼠而停下脚步,反而继续飞行。这就是“吓”,也就是警示对方不要继续前进的意思。
庄子的这番话也反映了他的哲学思想。他认为,真正的智慧不在于追求外在的事物,而在于超越世俗的束缚,达到内心的宁静和自由。这也是庄子哲学的核心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