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注】大道,指社会理想。
【译文】在大同社会里,天下是大家的公有物,大家共同选择贤人,任用能干的人,讲究诚信,注重和睦。所以人们不单顾自己的亲人,不只看重自己的儿女;要让老人能终享天年,让壮者能充分发挥才能,使小孩健康成长,对鳏寡孤独废疾的人都能供养;男子都有分业,女子都有归宿。财货不嫌多,但也不自己收藏;力气不嫌大,但也不为自己使用。所以谋虑不再闭塞而盗贼也不再发生,所以门户敞开而不用关闭,这就叫大同社会。
【赏析】《大同》是一篇政治论文。文章开篇提出“大道之行”,即理想的社会应该是“公”的社会。作者认为,在大同社会中,人人都可以各尽其职,天下为公,人人平等,男女平等。这种社会,人们没有贫富之别,没有强弱之分,人们生活幸福。文章接着指出了这种理想的社会状态: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人们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最后得出结论:“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注释】大道:原意为道路的意思。这里指社会的准则。行:通行。公:公正。选贤与能:选拔贤能的人。讲信修睦:讲究信用和和睦。故:古汉语常用词,表示原因。亲:爱护。子:子女。使:假使。老有所终:老年人有安享晚年的时候。壮有所用:年轻人有施展才能的机会。矜、寡、孤、独、废疾者:指失去父母的人、寡妇、孤儿、残疾人和残废的人。分:职责。归:归属。货:财物。恶:厌恶。为己:为自己打算。谋:计划,图谋。闭:闭塞不通,指奸邪之事不能发生。盗:偷窃,抢劫。乱贼:叛乱的人,即强盗。外户:门户。不闭:指国家安定团结,不需要关门固守。是谓大同:这就叫做大同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