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子曰:“雍之言然。”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庾。”冉子与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

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

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

诗句:

  1. 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 “孔子说,雍(即冉雍)这个人可以被任用做朝中的高官。”
  2. 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子曰:“雍之言然。” - “仲弓询问子桑伯子的事情时,孔子回答说,可以,但需要保持简约。”仲弓又问到如果自己保持简约却对民众过于简单处理,这样的行为是否合适。孔子回答,这样是对的。”
  3.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 “哀公问到哪个弟子最好学。孔子回答说,有颜回好学,他从不把怒气发泄到别人身上,也不会重复犯同样的错误,可惜早逝了。现在还没有听说谁好学。”
  4. 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庾。”冉子与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 - “子华出使齐国时,冉有请求为他的母亲请求一些粮食。孔子回答说给两升小米。冉有请求再多一些,孔子说,给他五升。孔子说,赤在前往齐国的时候,骑着肥马,穿着轻裘。我听说的是这样的道理:君子在别人急需的时候给予帮助,而不是贪图富贵。”
  5. 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 - “原思被任命做某地的长官后,向孔子请求一些谷物来维持生活。孔子说不要,并且告诉他说这些谷物应该分发给你的邻居和家乡的人。”
  6. 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 “孔子评论说:耕牛生下的牛犊是红色的并且长着角,虽然想要不用它,但是山里的野兽会把它吃掉吗?”
  7.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 “孔子说,颜回的心志坚定到三个月都不曾违背仁义,其他的弟子只是偶尔能做到这一点。”
  8. 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 - “季康子问他的儿子仲由是否能跟随政事。孔子回答,仲由果断,对于从政来说没什么不可以的。然后他又分别回答了另外两个儿子:子贡(赐)和子路(求)是否可以从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