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繁问于子墨子曰:“夫子曰:‘圣王不为乐。’昔诸侯倦于听治,息于钟鼓之乐;士大夫倦于听治,息于竽瑟之乐;农夫春耕、夏耘、秋敛、冬藏,息于聆缶之乐。今夫子曰:‘圣王不为乐’,此譬之犹马驾而不税,弓张而不弛,无乃非有血气者之所不能至邪!”

子墨子曰:“昔者尧舜有茅茨者,且以为礼,且以为乐。汤放桀于大水,环天下自立以为王,事成功立,无大后患,因先王之乐,又自作乐,命曰《护》,又修《九招》。武王胜殷杀纣,环天下自立以为王,事成功立,无大后患,因先王之乐,又自作乐,命曰《象》。周成王因先王之乐,又自作乐,命曰《驺虞》。周成王之治天下也,不若武王;武王之治天下也,不若成汤;成汤之治天下也,不若尧舜。故其乐逾繁者,其治逾寡。自此观之,乐非所以治天下也。”

这首诗的大意是:墨子在第七章第三辩中,被问到圣王是否不追求音乐。墨子回答说:“昔尧舜有茅茨者,且以为礼,且以为乐。”接着又提到汤放桀于大水,环天下自立以为王,事成功立,无大后患,因先王之乐,又自作乐,命曰《护》,又修《九招》。武王胜殷杀纣,环天下自立以为王,事成功立,无大后患,因先王之乐,又自作乐,命曰《象》。周成王因先王之乐,又自作乐,命曰《驺虞》。周成王之治天下也,不若武王;武王之治天下也,不若成汤;成汤之治天下也,不若尧舜。故其乐愈繁者,其治愈寡。自此观之,乐非所以治天下也。

这段对话反映了墨子对于圣王与乐的观点。他反对过度追求物质享受和精神满足,认为真正的治理应该基于道德和智慧,而不是通过外在的物质享受来获得快乐和满足。他认为,真正的快乐来自于内心的平和和满足,而不是外在的奢华和繁华。这种观点体现了墨子的“节用”理念,即反对浪费,主张节俭生活,强调内在修养的重要性。

从这段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墨子对于音乐的态度是非常谨慎和理性的。他并不认为音乐本身具有治疗或改善社会的功能,而是强调音乐应该服务于道德和智慧的提升。他认为真正的音乐应该是简单而纯粹的,能够引导人们回归内心,找到真正的快乐和满足。这种态度体现了墨子对于音乐的理性认识,也反映了他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理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