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繁曰:“子曰:‘圣王无乐。’此亦乐已,若之何其谓圣王无乐也?”子墨子曰:“圣王之命也,多寡之,食之利也。以知饥而食之者,智也。因为无智矣。今圣有乐而少,此亦无也。”

程繁曰:“孔子说:‘圣王没有乐器。’这难道不是乐吗?为什么要说‘圣王没有乐器’呢?”子墨子说:“圣王的命令,是根据需要多用或少用,这是根据食之利而制定的。因为知道饥了才吃食物的人,才算有智慧,否则就是没有智慧了。现在圣王有了乐器而减少,这也是没有。”

注释:

  1. 程繁:提问者,可能是孔子的弟子或其他人。
  2. 子曰:此处引用孔子的话,表示接下来是孔子的回答。
  3. 圣王无乐:圣人(圣王)不需要音乐。
  4. 此亦乐已:这也是音乐的一种形式。
  5. 若之何其谓圣王无乐也?:你为什么要这样说“圣王没有乐器”呢?
  6. 圣王之命:圣王的命令。
  7. 多寡之:根据需要多用或少用。
  8. 食之利:根据食物的利来制定。
  9. 以知饥而食之者:因为知道饿了才吃食物。
  10. 为无智矣:因此算作没有智慧。
  11. 今圣:现在的圣王。
  12. 有乐而少:拥有乐器而减少。
  13. 此亦无也:这也被认为是没有。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儒家和墨家对艺术和道德的不同态度。儒家认为音乐、乐器是圣人治理国家的工具,可以表达情感、培养美德,而墨家则认为音乐、乐器是多余的,甚至有害的。在这个问题中,墨子批评了儒家的观点,认为音乐和乐器并不是圣人的必要之物,而是根据需要来使用。同时,他也批评了儒家认为圣人不需要乐器的观点,认为这是没有智慧的表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