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墨子言曰:“今王公大人之君人民、主社稷、治国家,欲修保而勿失,故不察尚贤为政之本也!”何以知尚贤之为政之本也?曰:自贵且智者为政乎愚且贱者则治,自愚贱者为政乎贵且智者则乱。是以知尚贤之为政本也。
故古者圣王甚尊尚贤而任使能,不党父兄,不偏贵富,不嬖颜色。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徒役。是以民皆劝其赏,畏其罚,相率而为贤者,以贤者众而不肖者寡,此谓进贤。然後圣人听其言,迹其行,察其所能而慎予官,此谓事能。故可使治国者使治国。可使长官者使长官。可使治邑者使治邑。凡所使治国家、官府、邑里,此皆国之贤者也。
贤者之治国也,蚤朝晏退,听狱治政,是以国家治而刑法正。贤者之长官也,夜寝夙兴,收敛关市、山林、泽粱之利,以实官府,是以官府实而财不散。贤者之治邑也,蚤出莫入,耕稼树艺、聚菽粟,是以菽粟多而民足乎食。故国家治则刑法正,官府实则万民富。上有以洁为酒醴粢盛以祭祀天、鬼,外有以为皮币,与四邻诸侯交接,内有以食饥息劳,将养其万民,外有以怀天下之贤人。是故上者天鬼富之,外者诸侯与之,内者万民亲之,贤人归之。以此谋事则得,举事则成,入守则固,出诛则强。故唯昔三代圣王尧舜禹汤文武之所以王天下,正诸侯者,此亦其法已。
”`
墨子·尚贤(中)
子墨子言曰:“今王公大人之君人民、主社稷、治国家,欲修保而勿失,故不察尚贤为政之本也!”何以知尚贤之为政之本也?曰:自贵且智者为政乎愚且贱者则治,自愚贱者为政乎贵且智者则乱。是以知尚贤之为政本也。
【注释】墨子:战国时期墨家学派创始人,主张兼爱和非攻,提出“尚贤”的政治主张。尚贤:提倡重视和尊重有才能的人。此句意指墨子认为君主治理国家应注重贤能之人的选拔和应用。
【译文】墨子说:“现在的王公大臣治理人民、主持国家大事,要想保持国家的稳定,就要重视贤才。因此,他们不关注尚贤是治理国家的根本。”他如何证明尚贤是治国的根本呢?他说:“如果一个尊贵且智慧的人担任领导,那么他的下属就会得到良好的治理;反之,如果一个愚昧低贱的人担任领导,那么国家就会混乱。所以,可以得出尚贤是治国的根本。”
【赏析】《墨子·尚贤》(中)通过古代圣王崇尚贤才,使国家繁荣富强的例子,反衬了当代的王公大臣不能给予贤人应有的待遇,从而导致贤人虽然愿意效忠,但因为没有得到公平的回报而选择离开。墨子在这里强调了贤才是国家和社会治理的关键,只有重视并任用贤才才能真正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