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有人于此,少见黑曰黑,多见黑曰白,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白黑之辩矣;少尝苦曰苦,多尝苦曰甘,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甘苦之辩矣。今小为非,则知而非之;大为非攻国,则不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辩乎?是以知天下之君子也,辩义与不义之乱也。

以下是《墨子·第十七章·非攻(上)》逐句释义:

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罚之,此何也?

译文:现在假设有一个人进入别人种的花园摘取桃子和李子,其他人听到了就指责他。如果统治者得知这件事,就会惩罚他。这是什么原因呢?

以亏人自利也。

注释:这是因为这个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损害了他人。

至攘人犬豕鸡豚,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

译文:甚至有些人偷盗别人的狗和猪、鸡和羊等家畜,这种不义行为比摘取别人的桃子和李子还要严重。

今小为非,则知而非之;大为非攻国,则不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辩乎?

注释:即使是做一些小的恶事,也知道这是不正确的;但是当涉及到攻击一个国家时,却不知道这是不正义的行为。然后赞扬这种行为,称之为“义”。这可以被称为知道什么是“义”和什么是“不义”的区别吗?

是以知天下之君子也,辩义与不义之乱也。

注释:因此,可以理解世界上的君子们,分辨是非和不正当行为的混乱。

这篇文章是关于墨子在《墨子·第十七章·非攻(上)》中的论述。文章主要探讨了人们对于善恶的判断和理解,以及如何在面对不同的情境时做出正确的判断。文章通过举例说明,无论是小的恶行还是大的不义行为,都应该被谴责和制止。同时,也强调了辨别是非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区分什么是正义行为,什么是不正当行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