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古之圣王治天下也,其所差论以自左右羽翼者皆良,外为之人,助之视听者众。故与人谋事,先人得之;与人举事,先人成之;光誉令闻,先人发之。唯信身而从事,故利若此。古者有语焉,曰:“一目之视也,不若二目之视也;一耳之听也,不若二耳之听也;一手之操也,不若二手之强也。”夫唯能信身而从事,故利若此。是故古之圣王之治天下也,千里之外,有贤人焉,其乡里之人皆未之均闻见也,圣王得而赏之。千里之内,有暴人焉,其乡里未之均闻见也,圣王得而罚之。故唯毋以圣王为聪耳明目与?岂能一视而通见千里之外哉?一听而通闻千里之外哉?圣王不往而视也,不就而听也,然而使天下之为寇乱盗贼者,周流天下无所重足者,何也?其以尚同为政善也。
”`
诗句:墨子·第十三章·尚同(下)
译文:墨子说:“智慧的人做事,一定考虑国家和百姓治理的方法,并据此行事;也一定考虑国家和百姓混乱的原因,并采取措施解决。”
关键词解释:
- 古圣王:指古代的贤明君主,他们善于治理国家。
- 差论:指考察、评估。
- 视听者众:帮助君王观察和听取意见的人很多。
- 利若此:好处如此。
- 唯:只有,只有这样做。
- 毋以:不要。
- 聪耳明目:形容人有敏锐的感觉和视力。
- 寇乱盗贼:指强盗和小偷。
- 故:因此。
- 计国家百姓所以治者而为之:计算国家和百姓应该如何治理。
- 计国家百姓之所以乱者而辟之:计算国家和百姓为什么会混乱。
赏析:
本篇讲述了智慧之人治理国家的方法和原则。墨子认为,智慧的人在制定政策时,必须考虑到如何使国家和百姓安定,同时也必须了解导致国家和社会混乱的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问题。通过这种“尚同一义”的方法,可以实现国家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