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墨子言曰:“古(为“今”字之误)者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情欲誉之审,赏罚之当,刑政之不过失。……”是故子墨子曰:“古者有语:‘谋而不得,则以往知来,以见(“见”通“现”)知隐’。谋若此可得而知矣。”
今师徒(行军)唯毋兴起,冬行恐寒,夏行恐暑,此不可以冬夏为者也。春则废民耕稼树艺,秋则废民获敛。今唯毋废一时(一季),则百姓饥寒冻馁而死者,不可胜数。今尝计军上(为“出”字之误):竹箭、羽旄(máo古代用牦牛尾装饰的旗子)、幄幕、甲盾、拨劫(“拨”同“瞂”fá盾牌,“劫”同“鉣”jié组带铁,一种马具),往而靡弊腑(为“腐”之假借字)冷(当作“泠”líng清凉:泠风;泠泠(a.形容清凉;b.形容声音清越);姓;古同“零”,凋零)不反(通“返”)者,不可胜数。又与矛、戟、戈、剑、乘车,其列住(为“往则”之误)碎拆靡弊而不反者,不可胜数。与其牛马,肥而往,瘠而反,往死亡而不反者,不可胜数。与其涂道之修远,粮食辍绝而不继,百姓死者,不可胜数也。与其居处之不安,食饭之不时,肌饱之不节,百姓之道疾病而死者,不可胜数。丧师多不可胜数,丧师尽不可胜计,则是鬼神之丧其主后(鬼神因此丧失后代祭祀的),亦不可胜数。
墨子的《非攻(中)》通过阐述战争的负面影响和对民众生活的影响,呼吁停止无谓的战争,强调和平与公正的重要性。以下是对《墨子》第十八章逐句的详细翻译与注释:
- 原文:“子墨子言曰:‘古者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情欲誉之审,赏罚之当,刑政之不过失’。”
- 译文:墨子说:“古代的王公大臣治理国家时,他们追求名誉的准确,赏罚恰当,政令没有差错。”
- 原文:“是故子墨子曰:‘古者有语:“谋而不得,则以往知来,以见(‘见’通“现”)知隐”。”
- 译文:因此墨子说:“古时候有一种说法:“谋划不成,那么就可以从前知道未来,从现在知道隐秘之处。”
- 原文:“今师徒唯毋兴起,冬行恐寒,夏行恐暑,此不可以冬夏为者也。”
- 译文:现在的军事行动不能因为季节的不同而有所改变,冬季行军担心寒冷,夏季行军担忧酷热。
- 原文:“春则废民耕稼树艺,秋则废民获敛。”
- 译文:春天的时候,会废弃农民耕作、种植庄稼的机会;秋天的时候,会放弃农民收获的成果。
- 原文:“今唯毋废一时(一季),则百姓饥寒冻馁而死者,不可胜数”
- 译文:如果不考虑季节变化,不废除农业劳动的时节,那么因饥饿寒冷而导致死亡的百姓就不胜枚举。
- 原文:“与其牛马,肥而往,瘠而反,往死亡而不反者,不可胜数”
- 译文:与其使用肥壮的牛马前去,结果瘦弱不堪而返回,甚至导致死亡而不能返回的牛马数量无法胜数。
- 原文:“与其涂道之修远,粮食辍绝而不继,百姓死者”,不可胜数。
- 译文:与其说道路遥远难以继续前进,粮食供应中断,导致百姓死亡的情况更是不可胜数。
- 原文:“与其居处之不安,食饭之不时,肌饱之不节,百姓之道疾病而死者,不可胜数。”
- 译文:与其说居住的地方不稳定,饮食不规律,食物量不适当,百姓因病致死的情况更是不可胜数。
- 原文:“丧师多不可胜数”
- 译文:因战斗失败导致的伤亡人数众多,无法计算。
- 原文:“丧师尽不可胜计”
- 译文:因战斗失败而导致的伤亡人数已经无法统计。
《非攻(中)》通过对古代王公大臣治国方式的批判以及对现代战争行为的反思,表达了反对无谓战争、倡导和平的理念。同时,文中所提到的“谋而不得”的现象也反映了墨子对于智慧运用的一种深刻理解。在当今社会,这种智慧的应用和理念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