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墨子言曰:“古者明王圣人所以王天下、正诸侯者,彼其爱民谨忠,利民谨厚,忠信相连,又示之以利,是以终身不餍,殁世而不卷。古者明王圣人其所以王天下、正诸侯者,此也。”

是故古者圣王制为节用之法,曰:“凡天下群百工,轮车鞼匏,陶冶梓匠,使各从事其所能,曰:凡足以奉给民用,则止。”诸加费不加于民利者,圣王弗为。

古者圣王制为饮食之法,曰:“足以充虚继气,强股肱,耳目聪明,则止。不极五味之调、芬香之和,不致远国珍怪异物。”何以知其然?古者尧治天下,南抚交阯,北降幽都,东、西至日所出、入,莫不宾服。逮至其厚爱,黍稷不二,羹胾不重,饭于土塯,啜于土形,斗以酌,俯仰周旋,威仪之礼,圣王弗为。

古者圣王制为衣服之法,曰:“冬服绀之衣,轻且暖;夏服绤之衣,轻且凊,则止。”诸加费不加于民利者,圣王弗为。

墨子·第二十一章 节用(中)
译文与赏析

墨子是古代中国杰出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他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墨子》一书中的《节用》篇章,深刻阐述了墨子的节俭思想,强调节约资源的重要性。本篇将深入探讨墨子的节用之道,解读其原文及翻译,并结合注释、译文等进行详细分析。

  1. 原文解析
  • “古者明王圣人所以王天下、正诸侯者”:这句话表明节用的思想源于古代明智的君王和圣人的统治理念。
  • “彼其爱民谨忠,利民谨厚,忠信相连”:墨子认为君王和圣人之所以能统治天下,主要是因为他们对百姓的爱护和对利益的追求都极为谨慎和真诚。
  • “又示之以利”:这表示君王和圣人不仅关心百姓的生存和发展,还通过提供物质和精神上的利益来引导他们。
  1. 译文对比
  • “终身不餍”:意味着君王和圣人能够持续地为百姓提供满足其需求的资源,而不感到厌倦。
  • “殁世而不卷”:表达了即使到了生命的尽头,君王和圣人也不会停止为百姓服务,他们的奉献精神永不衰退。
  1. 关键词解释
  • “节用”:意为合理使用和使用资源,避免浪费。
  • “明王”:指明智的君主,能够洞察世事,施行仁政。
  • “长于诸侯”:在诸侯国中享有威望和地位。
  1. 赏析要点
  • 节俭治国:墨子提倡节俭,反对无节制的消费和浪费。他认为,只有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国家才能富强和稳定。
  • 以民为本:节用的思想体现了墨子的民本主义,他强调政府应当优先考虑民众的需求和福祉。
  • 理想社会追求:墨子的理想社会是一个没有战争、贫穷和腐败的社会,而实现这一理想的关键在于君王和圣人的领导和榜样作用。
  1. 实际应用
  • 企业与组织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节用原则可以指导企业合理分配资源,避免无效或过度消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 公共政策制定:节用的原则对于制定环保政策、节约型社会构建等都有积极作用,有助于推动可持续发展。

《墨子·第二十一章·节用(中)》是一篇充满智慧和远见的经典文献。通过深入理解节用思想,我们可以从中汲取宝贵的经验教训,应用于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解决和创新发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