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强执有命以说议曰:“寿夭贫富,安危治乱,固有天命,不可损益。穷达、赏罚、幸否有极,人之知力,不能为焉!”群吏信之,则怠于分职;庶人信之,则怠于从事。吏不治则乱,农事缓则贫,贫且乱,政之本,而儒者以为道教,是贼天下之人者也。
且夫繁饰礼乐以淫人,久丧伪哀以谩亲,立命缓贫而高浩居,倍本弃事而安怠傲,贪于饮食,惰于作务,陷于饥寒,危于冻馁,无以违之。是若人气,甉鼠藏,而羝羊视,贲彘起。君子笑之,怒曰:“散人焉知良儒!”夫夏乞麦禾,五谷既收,大丧是随,子姓皆从,得厌饮食。毕治数丧,足以至矣。因人之家翠以为,恃人之野以为尊,富人有丧,乃大说喜,曰:“此衣食之端也!”
儒者曰:“君子必服古言,然后仁。”应之曰:所谓古之言服者,皆尝新矣,而古人言之服之,则非君子也?然则必服非君子之服,言非君子之言,而后仁乎?
诗句:有强执有命以说议曰:“寿夭贫富,安危治乱,固有天命,不可损益。穷达、赏罚、幸否有极,人之知力,不能为焉!”
译文:墨子说:“有人相信命运可以决定人的一生,说什么‘寿命长短、贫穷富贵、国家安危、治理好坏,都有天定,人无法改变。’无论地位高低、财富多少、运气好坏,都由天注定,这是人力所无法改变的。”
注释:有强大势力的人坚持认为命运是可以决定的,并借此宣扬自己的学说。他宣称“寿命长或短、贫穷或富有、国家安定或混乱、治理得好或坏,都有天定,人无法改变”。他认为无论处于何种境遇,都与天定的命运有关,而人的努力无法改变这种命运。
赏析:此段论述了墨子对命运的看法。他认为人生的所有境遇,包括寿命的长短、贫穷与否、国家的安全与否以及国家的治理好坏,都是由天定的,而非人力所能改变。这种观点体现了墨子对天命论的信仰和对个人努力的怀疑,反映了他对于现实社会状况的不满和对未来改革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