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某为鲁司寇,舍公家而奉季孙,季孙相鲁君而走,季孙与邑人争门关,决植。

孔某穷于蔡、陈之间,藜羹不糂。十日,子路为享豚,孔某不问肉之所由来而食;号人衣以酤酒,孔某不问酒之所由来而饮。哀公迎孔子,席不端弗坐,割不正弗食。子路进请曰:“何其与陈、蔡反也?”孔某曰:“来,吾语女:曩与女为苟生,今与女为苟义。”夫饥约,则不辞妄取以活身;赢鲍,则伪行以自饰。污邪诈伪,孰大于此?

孔某与其门弟子闲坐,曰:“夫舜见瞽叟孰然,此时天下圾乎?周公旦非其人也邪?何为舍其家室而托寓也?”

孔某所行,心术所至也。其徒属弟子皆效孔某:子贡、季路,辅孔悝乱乎卫,阳货乱乎齐,佛肸以中牟叛,漆雕刑残,莫大焉!

夫为弟子后生,其师必修其言,法其行,力不足、知弗及而后已。今孔某之行如此,儒士则可以疑矣!

这首诗是《墨子·第三十九章·非儒(下)》的原文。

诗句:

  1. 孔某为鲁司寇,舍公家而奉季孙,季孙相鲁君而走,季孙与邑人争门关,决植。
    注释:孔子担任鲁国的司法官,但他却放弃了公家的职位,去辅佐季孙,季孙帮助鲁君处理事务时却逃跑了,季孙和一些老百姓争夺门关,并把门关砍断。

  2. 孔某穷于蔡、陈之间,藜羹不糂。十日,子路为享豚,孔某不问肉之所由来而食;号人衣以酤酒,孔某不问酒之所由来而饮。哀公迎孔子,席不端弗坐,割不正弗食。
    注释:孔子在蔡国、陈国之间生活困难,只能吃藜草做的饭。过了十天,子路准备了一桌猪肘肉,孔子不吃不知道肉的来源,也不喝不知道酒的来源的人所酿的美酒。当哀公迎接孔子时,孔子坐在席子上很不高兴,因为席子的摆放不够端正,而且割的肉也不够好。

  3. 子路进请曰:“何其与陈、蔡反也?”孔某曰:“来,吾语女:曩与女为苟生,今与女为苟义。”
    注释:子路询问孔子为何与陈、蔡两国发生对立,孔子回答说:“来,我告诉你们过去是为了生存,而现在是为了正义。”

  4. 夫饥约,则不辞妄取以活身;赢鲍,则伪行以自饰。污邪诈伪,孰大于此?
    注释:当饥饿的时候,就不顾后果地乱拿东西来维持生活;当富贵的时候,就伪装自己来掩饰自己的真实面目。邪恶欺诈伪劣的行为,没有比这更大的了。

  5. 孔某与其门弟子闲坐,曰:“夫舜见瞽叟孰然,此时天下圾乎?周公旦非其人也邪?何为舍其家室而托寓也?”
    注释:孔子和他的学生们坐下来休息,问道:“舜见到父亲瞽叟时是什么样子呢?那时天下太平吗?周公不是他的真名吧?为什么他舍弃自己家族的住所而寄居在别的人家呢?”

赏析:
这首诗是一篇对孔子行为的评论。孔子被描绘为一个道德高尚、追求正义的人。他在面对困难时选择坚持原则,而不是放弃自己的道德信念。同时,他也教导自己的弟子要坚守原则,不要被外界的诱惑所动摇。整篇文章都强调了孔子的道德品质和他对真理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