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故子墨子曰:今天下之君子之为文学、出言谈也,非将勤劳其惟舌,而利其唇吻也,中实将欲其国家邑里万民刑政者也。今也王公大人之所以蚤朝晏退,听狱治政,终朝均分而不敢怠倦者,何也?曰:彼以为强必治,不强必乱;强必宁,不强必危。故不敢怠倦。今也卿大夫之所以竭股肱之力,殚其思虑之知,内治官府,外敛关市、山林、泽梁之利,以实官府而不敢怠倦者,何也?曰:彼以为强必贵,不强必贱;强必荣,不强必辱。故不敢怠倦。今也农夫之所以蚤出暮入,强乎耕稼树艺,多聚叔粟而不敢怠倦者,何也?曰:彼以为强必富,不强必贫;强必饱,不强必饥。故不敢怠倦。今也妇人之所以夙兴夜寐,强乎纺绩织纴,多治麻统葛绪,捆布縿,而不敢怠倦者,何也?曰:彼以为强必富,不强必贫;强必暖,不强必寒。故不敢怠倦。今虽毋在乎王公大人,蒉若信有命而致行之,则必怠乎听狱治政矣,卿大夫必怠乎治官府矣,农夫必怠乎耕稼树艺矣,妇人必怠乎纺绩织纴矣。王公大人怠乎听狱治政,卿大夫怠乎治官府,则我以为天下必乱矣;农夫怠乎耕稼树艺,妇人怠乎纺绩织纴,则我以为天下衣食之财,将必不足矣。若以为政乎天下,上以事天鬼,天鬼不使,下以持养百姓,百姓不利,必离散,不可得用也。是以入守则不固,出诛则不胜。故虽昔者三代暴王桀、纣、幽、厉之所以共抎其国家,倾覆其社稷者,此也。

诗句:子墨子言曰:“凡出言谈,则必可而不先立仪而言。”若不先立仪而言,譬之犹运钧之上而立朝夕焉也。

译文:墨子说:“如果人们只是随意发表言论,而不事先设立标准来引导,那就像在天平的一边放置物体,而在另一边却不知道如何平衡。这种辩论就如同在天平上摆放一个物体,而没有考虑到其他可能的因素一样,最终也无法得到公正的结果。因为即使有再多的论点和论据,如果它们不能被接受或者被证明是合理的,那么这些论点和论据就失去了意义。因此,我们需要明确我们的目标和方向,这样我们才能更有效地表达我们的思想和观点。”

注释:这是墨子对言论自由的一种批判。他强调了言论的规范性,认为人们需要有明确的立场和目标来引导他们的言论,这样才能保证他们的言行具有合理性和有效性。同时,这也反映了墨子对于言论自由的尊重,他认为每个人都有权力表达自己的意见,但是这种权利也需要受到一定的限制和约束。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墨子言论的解读,展示了他对于言论自由的看法。他认为言论自由不是无限制的自由,而是需要在正确的轨道上行驶的自由。这种观念在当时是非常先进和超前的,它提醒我们,言论自由并不是绝对的,而是在法律和道德规范的基础上,以理性和负责任的态度进行表达。同时,它也强调了言论自由的重要性,即每个人都应该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这对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是非常重要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