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当时也。执所言而意得见,心之辩也。化,征易也。诺,不一利用。损,偏去也。服,执誽、音利。巧转,则求其故。大益。儇,秪。法同,则观其同。库,易也。法异,则观其宜。动,或从也。止,因以别道。读此书旁行,正无非。
【注释】
始:开始。
当时也:即当下。
执所言而意得见,心之辩也:意思是说,要把握所说的话的意思,并从内心去理解,这就是辩论。
化,征易也:征是求,易是变。征易就是要求变化。
诺,不一利用:不是一种有效的办法。
损,偏(piān)去也:减少,排除。
服:服膺,信服,铭记。
誽、音利:誽同“胁”,音指声音的音调。
巧转:灵活变通。
法同,则观其同:如果法律相同,就可以观察它的相同之处。
库,易也:库同“蓄”,积蓄的意思。
法异,则观其宜:如果法律不同,那就要看它是否适宜。
动,或从也:行动时可以随顺地采取。
止,因以别道:停止时可以用不同的方法。
【赏析】
本篇讨论的是墨家关于辩论和论辩方法的主张。墨子认为在论辩中要抓住对方的话,理解对方的意思,然后根据情况加以变通;如果双方的法律相一致,就应当看它的相同点;如果不同,就要看它是否适合。同时,还指出了论辩过程中的一些具体做法。
墨子提倡的辩论方法有其积极意义。在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的局面下,各派学者都力图用他们的方法来证明自己的正确,因而在论辩中往往互相攻击。在这种情况下,墨子提出了他的一些原则。这些原则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墨子提倡的辩论方法强调“执所言而意得见,心之辩也”。他所说的“意”是指对方的观点,而不是指客观事实本身。这反映了墨家对辩词的重视,强调通过辩词来阐明自己的观点,这是墨家辩论的一大特点。
墨子提倡的辩论方法强调“化,征易也”。这里的“化”指的是使事物发生变化,“征”是寻求、寻找的意思。墨子认为,要使事物发生变化,必须寻求变化的途径和方法。这体现了墨家在辩论中注重实际效果和实效性的思想。
墨子提倡的辩论方法强调“诺,不一利用”。这里的“诺”指的是承诺、应允,“不一利用”是指不采取相同的办法。墨子认为,在辩论中应该因人而异,不要采取一成不变的方法。这体现了墨家在辩论中注重灵活性和应变能力的思想。
墨子提倡的辩论方法强调“损”和“服”。这里的“损”指的是减少、排除,“服”是信服、铭记的意思。墨子认为,在辩论中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变通,不要固执己见。同时,也要铭记自己的主张和观点,不要轻易放弃。
墨子提出的这些辩论方法和原则对于当时的辩论实践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它们强调实际效果和实效性,注重灵活性和应变能力,同时也要求人们铭记自己的主张和观点。这些思想和做法在今天仍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