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夫读书,非好书也。且斗鸡,非鸡也;好斗鸡,好鸡也。且入井,非入井也;止且入井,止入井也。且出门,非出门也;止且出门,止出门也。若若是,且夭,非夭也;寿夭也。有命,非命也;非执有命,非命也,无难矣。此与彼同类。世有彼而不自非也,墨者有此而罪非之,无也故焉,所谓内胶外闭与心毋空乎?内胶而不解也。此乃是而不然者也。
爱人,待周爱人而后为爱人。不爱人,不待周不爱人;不周爱,因为不爱人矣。乘马,不待周乘马然后为乘马也;有乘于马,因为乘马矣。逮至不乘马,待周不乘马而后不乘马。此一周而一不周者也。
居于国,则为居国;有一宅于国,而不为有国。桃之实,桃也;棘之实,非棘也。问人之病,问人也;恶人之病,非恶人也。人之鬼,非人也;兄之鬼,兄也。祭人之鬼,非祭人也;祭兄之鬼,乃祭兄也。之马之目盼则为之马盼;之马之目大,而不谓之马大。之牛之毛黄,则谓之中黄;之牛之毛众,而不谓之牛众。一马,马也;二马,马也。马四足者,一马而四足也,非两马而四足也。一马,马也。马或白者,二马而或白也,非一马而或白。此乃一是而一非者也。
这首诗是《墨子·公输子》中的一部分,主要讨论了“辩”和“非辩”的问题。诗中的关键词包括“读书”、“斗鸡”、“入井”、“出门”、“爱”、“乘”、“居国”、“人之鬼”、“祭人”、“之马”等等。下面是逐句翻译:
且夫读书,非好书也。(但是读书并不一定要读好的书。)
且斗鸡,非鸡也;好斗鸡,好鸡也。(虽然斗鸡,并不是真的去斗鸡,而是喜欢斗鸡。)
且入井,非入井也;止且入井,止入井也。(虽然进入井内,但并不是真的要进去探险,只是想要停止并等待救援。)
且出门,非出门也;止且出门,止出门也。(虽然要出门,但并不是真的要出门旅行,只是在等待某种机会。)
若若是,且夭,非夭也;(如果这样,那么寿命就会短,但这并不一定是寿命短。)
有命,非命也;非执有命,非命也,无难矣。(既然有命,那并不是真正的命,不是执着于命,那就没有困难了。)
此与彼同类。(这与彼是一样的,都是类似的。)
世有彼而不自非也,墨者有此而罪非之,无也故焉,所谓内胶外闭与心毋空乎?内胶而不解也。(世上的人对于彼并不感到内疚,墨家学派却对此感到内疚,这是因为墨家的内心里充满了对外界的封闭和空虚。)
此乃是而不然者也。(这实际上是相反的。)
爱人,待周爱人而后为爱人。(爱别人,需要先让别人感受到被爱,而不是立即表达出爱意。)
不爱人,不待周不爱人;不周爱,因为不爱人矣。(不爱的人,不需要等待被爱;不爱别人,是因为不爱自己。)
乘马,不待周乘马然后为乘马也;有乘于马,因为乘马矣。(骑马,并不一定需要经过周朝才能成为骑马者;只要拥有了马匹,就可以被称为骑马者。)
逮至不乘马,待周不乘马而后不乘马。此一周而一不周者也。(最后,不再骑马,可能是因为不再需要骑马;这是周而复始的情况。)
居于国,则为居国;有一宅于国,而不为有国。(居住在一个国家里,就是这个国家的国民;有一个住所在国家里,并不代表你就是国家的公民。)
桃之实,桃也;棘之实,非棘也。(桃树的果实确实是桃,而棘树的果实则不是棘。)
问人之病,问人也;恶人之病,非恶人也。(询问别人的疾病,是因为关心别人;讨厌别人的疾病,并不意味着讨厌这个人。)
人之鬼,非人也;兄之鬼,兄也。(人的鬼,并不是真实的人;哥哥的鬼魂,是哥哥本人。)
祭人之鬼,非祭人也;祭兄之鬼,乃祭兄也。(祭别人的鬼魂,不是为了祭祀那个人;祭哥哥的鬼魂,是为了祭祀哥哥。)
之马之目盼则为之马盼;之马之目大,而不谓之马大。(马的眼睛里如果有泪水,就认为是马在流泪;但即使马的眼睛很大,也并不认为马大。)
之牛之毛黄,则谓之中黄;之牛之毛众,而不谓之牛众。(如果是黄色的牛毛,就说是中等黄色;但如果牛毛很多,就不说是牛多。)
一马,马也;二马,马也。(一匹马,就是一匹马;两匹马,就是两匹马。)
二马而或白也,非一马而或白。此乃一是而一非者也。(有的马是白色的,两匹马中有一匹是白色的,但这并不是一匹马只有一匹是白色的。这其实是同一件事情的两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