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墨子谓鲁阳文君曰:“今有一人于此,羊牛■豢,维人但割而和之,食之不可胜食也,见人之作饼,则还然窃之,曰:‘舍余食。’不知日月安不足乎?其有窃疾乎?”鲁阳文君曰:“有窃疾也。”子墨子曰:“楚四竟之田,旷芜而不可胜辟,■灵数千,不可胜,见宋、郑之
闲邑,则还然窃之,此与彼异乎?”鲁阳文君曰:“是犹彼也,实有窃疾也。”
子墨子曰:“季孙绍与孟伯常治鲁国之政,不能相信,而祝于丛社曰:‘苟使我和。’是犹弇其目而祝于丛社也,‘若使我皆视。’岂不缪哉!”
子墨子谓骆滑氂曰:“吾闻子好勇。”骆滑氂曰:“然。我闻其乡有勇士焉,吾必从而杀之。”子墨子曰:“天下莫不欲与其所好,度其所恶。今子闻其乡有勇士焉,必从而杀之,是非好勇也,是恶勇也。”
【诗句】
子墨子谓鲁阳文君曰:“今有一人于此,羊牛■豢,维人但割而和之,食之不可胜食也,见人之作饼,则还然窃之,曰:‘舍余食。’不知日月安不足乎?其有窃疾乎?”
【译文】
墨子对鲁阳文君说:“现在有这样一个人,他饲养的牲畜、喂养的都是羊牛、猪狗等,别人只须割肉给他吃就满足,见到别人做的饼却偷偷地拿走,还说:‘留下我的余食。’不知道太阳月亮难道不够用吗?这个人难道没有偷窃的欲望吗?”
【关键词】
- 牧畜:养牲畜
- 割肉:宰杀牲口,取其肉供食用
- 饼:一种食物制品
- 窃:偷窃,窃取
- 食之不可胜食:指吃肉吃不完
- 舍余食:留下多余的食物给他人
- 窃疾:偷窃的欲望
- 季孙绍与孟伯常治鲁国之政:指春秋时代的鲁国执政者季孙氏和孟孙氏
- 丛社:祭祀用的土坛或木桩,比喻邪恶之地
- 弇其目而祝于丛社:闭着眼睛祈求神灵保佑
- 度其所恶:衡量自己所厌恶的事物
- 好勇:喜欢勇敢的行为
- 度:衡量,评估
- 乡:家乡,故乡
- 勇士焉:勇士的人
- 必从而杀之:必定跟随去杀掉那个勇士
- 非好勇也:不是喜欢勇敢行为
- 是恶勇也:这是讨厌勇敢行为
【赏析】
《耕柱》一文通过墨子的对话形式,揭示了人们对于不同事物的贪婪与欲望。文中描绘了一个喜欢贪多嚼不烂、贪图享受、甚至不惜伤害他人的人形象。通过对话,墨子指出了这种行为的荒谬性,并强调了人们应遵循道德规范,珍惜自然和社会资源。此外,文章通过季孙绍与孟伯常治理鲁国的故事,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的腐败与混乱,以及人们对权力的追求可能带来的危害。整体上,《耕柱》通过对人性的深刻剖析,倡导了诚实守信、勤劳节俭的社会价值观,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教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