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故曰:万事莫贵于义也。”

子墨子自鲁即齐,过故人,谓子墨子曰:“今天下莫为义,子独自苦而为义,子不若已。”子墨子曰:“今有人于此,有子十人,一人耕而九人处,则耕者不可以不益急矣。何故?则食者众而耕者寡也。今天下莫为义,则子如劝我者也,何故止我?”

子墨子南游于楚,见楚献惠王,献惠王以老辞,使穆贺见子墨子。子墨子说穆贺,穆贺大说,谓子墨子曰:“子之言,则成善矣!而君王,天下之大王也,毋乃曰‘贱人之所为’而不用乎?”子墨子曰:“唯其可行。譬若药然,草之本,天子食之,以顺其疾,岂曰‘一草之本’而不食哉?今农夫入其税于大人,大人为酒醴粢盛,以祭上帝鬼神,岂曰‘贱人之所为’而不享哉?故虽贱人也,上比之农,下比之药,曾不若一草之本乎?且主君亦尝闻汤之说乎?昔者汤将往见伊尹,令彭氏之子御,彭氏之子半道而问曰:‘君将何之?’汤曰:‘将往见伊尹。’彭氏之子曰:‘伊尹,天下之贱人也。若君欲见之,亦令召问焉,彼受赐矣。’汤曰:‘非女所知也。今有药此,食之则耳加聪,目加明,则吾必说而强食之。今夫伊尹之于我国也,譬之良医善药也。而子不欲我见伊尹,是子不欲吾善也。’因下彭氏之子,不使御。彼苟然,然后可也。”

《墨子·贵义》是一篇记录墨子思想的文献,其中深刻阐述了“万事莫贵于义”的核心观念。下面是该篇文本的诗句和译文:

  1. 原文释义
  • “万事莫贵于义。”这句表达了一个普遍的观点,即在所有事务中,最为重要的莫过于道义。在这里,“义”指的是道德、正义以及行为的正确性。墨子通过这句话强调了道德和道义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
  • “今日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这句话展示了墨子对于道义原则的坚持。如果有人问墨子是否愿意为了一顶帽子或一双鞋割伤自己,他会坚决拒绝,因为在他看来,生命的价值远超过任何个人物品。
  • “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这句话进一步强调了墨子对于道义的绝对尊重。即使有人提议放弃自己的生命以换取更大的利益,他也不会接受这样的提议,因为在他看来,生命是无法用物质或利益来衡量的。
  1. 诗句赏析
  • 这些句子不仅传达了墨子对于道义的执着,也反映了他的哲学思想,即一切行为都应基于道义之上。这种对道义的坚持不仅是个人的荣誉,更是社会正义的基石。
  • 通过墨子的言论,我们可以理解到,真正的价值不仅仅在于事物的表面价值,更在于其背后的意义和目的。这启示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应当追求那些符合道德标准的行为和决策。
  1. 译文分析
  • 译文忠实地保留了原文的意思,同时也尽可能清晰地解释了每个词汇和句子的含义,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墨子的思想。
  • 翻译过程中注重语言的准确性和流畅性,尽量使用现代汉语的表达方式,使读者易于理解和接受。
  1. 关键词汇解释
  • “冠履”和“手足”在这里代表了身体的不同部位,而“贵”则意味着重要和珍贵。墨子通过对比“冠履”与“手足”的重要性,强调了道义在整个人生中的核心地位。
  • “天下之大王”在这里被用来比喻世界上最伟大的人物或领导者。墨子以此来说明即使是最有权力的人,也不能忽视道义的重要性。

通过对《墨子·贵义》的逐句释义和赏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墨子的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这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墨子的哲学核心,也能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重道义和个人行为的准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