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孟子谓子墨子曰:“君子共己以待,问焉则言,不问焉则止。譬若钟然,扣则鸣,不扣则不鸣。”子墨子曰:“是言有三物焉,子乃今知其一身也,又未知其所谓也。若大人行婬暴于国家,进而谏,则谓之不逊;因左右而献谏,则谓之言议。此君子之所疑惑也。若大人为政,将因于国家之难,譬若机之将发也然,君子之必以谏,然而大人之利。若此者,虽不扣必鸣者也。若大人举不义之异行,虽得大巧之经,可行于军旅之事,欲攻伐无罪之国,有之也,君得之,则必用之矣。以广辟土地,著税伪材,出必见辱,所攻者不利,而攻者亦不利,是两不利也。若此者,虽不扣,必鸣者也。且子曰:‘君子共己待,问焉则言,不问焉则止,譬若钟然,扣则鸣,不扣则不鸣。’今未有扣,子而言,是子之谓不扣而鸣邪?是子之所谓非君子邪?”

公孟子对子墨子说:“君子等待自己被询问时才说话,不被询问时就停止。就像钟一样,被敲击就发出声音,不被敲击就不发声。”子墨子说:“这种说法有三种情况,你现在只理解了其中一种,又不理解其他两种。如果大人在国家遇到困难时进行暴政,你进行劝说,就会被人指责为不逊;如果你通过身边的人来献言献策,就会被指责为议论纷纷。这是君子所疑惑的事情。如果大人执政,会因为国家处于危难之中而采取行动,这就像机器快要发动时一样,君子一定需要用劝告来阻止,这样大人才能得到好处。像这样的情况,即使不被问到也会发声的。如果大人推行不义的行为,虽然得到了巧妙的策略,但可以用来从事军事行动,想要攻打没有罪的国家,这也是可能的,君王得到后一定会使用它。通过扩大领土,制造伪劣材料,出击时必然会受到侮辱,攻击的目标不利,攻击者也会受到损害,这样对双方都没有好处。像这样的情况,即使不被提问也会发声的。况且孔子说:‘君子等待自己被询问时才说话,不被询问时就停止,就像钟一样,被敲击就发出声音,不被敲击就不发声。’现在还没有被提问,你就发言了,你是说你不是等待而被问到就发声了吗?你是说你所说的不符合君子的标准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