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卒干饭,人二斗,以备阴雨,面使积燥处。令使守为城内堞外行餐。置器备,杀沙砾、铁。皆为坯斗。令陶者为薄缻,大容一斗以上至二斗,即用取,三秘合束。坚为斗城上隔。栈高丈二,剡其一末。为闺门,闺门两扇,令可以各自闭也。
救闉池者,以火与争,鼓橐,冯埴外内,以柴为燔。灵丁,三丈一,火耳施之。十步一人,居柴,内弩;弩半,为狗犀者环之。墙七步而一。救车火,为烟矢射火城门上,凿扇上为栈,涂之,持水麻斗、革盆救之。门扇薄植,皆凿半尺一寸,一涿弋,弋长二寸,见一寸相去七寸,厚涂之以备火。城门上所凿以救门火者,各一垂水,火三石以上,小大相杂。门植关必环锢,以锢金若铁鍱之。门关再重,鍱之以铁,必坚。梳关,关二尺,梳关一苋,封以守印,时令人行貌封,及视关入桓浅深。门者皆无得挟斧、斤、凿、锯、椎。
诗句翻译与赏析:
墨子 · 第五十二章 · 备城门
准备粮食,每人二斗,以备阴雨天使用,确保面食干燥。命令士兵在城内的城墙外用餐。设置器具和工具,包括沙子、砾石和铁器等。都制作成坯斗状。命令陶工制作薄缻(类似于现代的碗),容量要大于一斗到两斗,以便紧急情况下使用,三重密封并捆绑好。将它们坚固地放置在城墙上作为隔火设施。栈梯高达一丈二尺,末端削尖。制作两个门扇,可以各自关闭。
救闉池者,以火与争,鼓橐,冯埴外内,以柴为燔。灵丁,三丈一,火耳施之。十步一人,居柴,内弩;弩半,为狗犀者环之。墙七步而一。救车火,为烟矢射火城门上,凿扇上为栈,涂之,持水麻斗、革盆救之。门扇薄植,皆凿半尺一寸,一涿弋,弋长二寸,见一寸相去七寸,厚涂之以备火。城门上所凿以救门火者,各一垂水,火三石以上,小大相杂。门植关必环锢,以锢金若铁鍱之。门关再重,鍱之以铁,必坚。梳关,关二尺,梳关一苋,封以守印,时令人行貌封,及视关入桓浅深。门者皆无得挟斧、斤、凿、锯、椎。
逐句释义:
- 为卒干饭,人二斗,以备阴雨:为士兵准备足够的食物,每个人分得两斗粮食。这些食物是为了防备阴雨天气,士兵们可能会需要补充能量或维持体力。
- 面使积燥处:确保面粉储存在干燥的地方。
- 令使守为城内堞外行餐:让守城的士兵在城外吃饭,以免城内发生混乱。
- 置器备,杀沙砾、铁。皆为坯斗:准备各种器具以防万一,包括沙子、砾石和铁制品,这些都制成坯斗形状。
- 令陶者为薄缻,大容一斗以上至二斗,即用取,三秘合束:命令陶工制作薄缻(类似于现代的碗), 容量大于一斗到两斗, 便于紧急情况下使用,三个封印加固。
- 坚为斗城上隔:将制成的坯斗牢固地放置在城墙上作为防火设施。
- 栈高丈二,剡其一末:栈道高度达到丈二,末端削尖,用于攀爬或放置物资。
- 为闺门,闺门两扇,令可以各自闭也:建造两扇门,方便分别关闭。
- 救闉池者,以火与争,鼓橐,冯埴外内,以柴为燔:当有火灾发生时,使用木鼓和橐来扑灭火源,并在内外挖掘土壤进行扑灭。
- 灵丁,三丈一,火耳施之:使用三丈宽的木板来扑灭火源。
- 十步一人,居柴,内弩;弩半,为狗犀者环之:每个点派一名士兵,手持柴火站在内部准备射击。
- 墙七步而一:每隔七步建一座墙。
- 救车火,为烟矢射火城门上,凿扇上为栈,涂之,持水麻斗、革盆救之:如果车辆着火,就用烟火箭向城门上方射击,同时在门扇上安装栈道并涂抹保护层,用水麻和革盆进行救援。
- 门扇薄植,皆凿半尺一寸,一涿弋,弋长二寸:在门扇上开一个半尺长的孔洞用来放置哨箭,长度为二寸。
- 见一寸相去七寸,厚涂之以备火:距离观察孔一寸远的地方涂上厚厚的防火材料。
- 城门上所凿以救门火者,各一垂水,火三石以上,小大相杂:在城门上设置多个水槽来扑灭火焰,水槽中装有不同大小的石块,用以调节水流大小,适应不同大小和类型的火源。
- 门植关必环锢,以锢金若铁鍱之:在城门上安装坚固的门栓,使用金或铁来加固。
- 门关再重,鍱之以铁,必坚:在两扇门之间再次添加金属锁链并用铁加固。
- 梳关,关二尺,梳关一苋,封以守印,时令人行貌封,及视关入桓浅深:在门口设置梳关,宽度为二尺,上面刻有“守印”,由专人负责检查并记录入口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