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候无过十里,居高便所树表,表三人守之,比至城者三表,与城上烽燧相望,昼则举烽,夜则举火。闻寇所从来,审知寇形必攻,论小城不自守通者,尽葆其老弱、粟米、畜产遣卒候者无过五十人,客至堞,去之,慎无厌建。候者曹无过三百人,日暮出之,为微职。空队、要塞之人所往来者,令可口迹者无下里三人,平而迹;各立其表,城上应之。候出越陈表,遮坐郭门之外内,立其表,令卒之半居门内,令其少多无可知也。即有惊,见寇越陈去,城上以麾指之,迹坐击正期,以战备从麾所指。望见寇,举一垂;入竟,举二垂;狎郭,举三垂;入郭,举四垂;狎城;举五垂。夜以火,皆如此。
去郭百步,墙垣、树木小大尽伐除之。外空井尽窒之,无令可得汲也。外空窒尽发之,木尽伐之。诸可以攻城者尽内城中,令其人各有以记之,事以,各以其记取之。事为之券,书其枚数。当遂材木不能尽内,即烧之,无令客得而用之。
墨子 · 第七十章 · 号令
出候无过十里,居高便所树表,表三人守之,比至城者三表,与城上烽燧相望,昼则举烽,夜则举火。闻寇所从来,审知寇形必攻,论小城不自守通者,尽葆其老弱、粟米、畜产遣卒候者无过五十人,客至堞,去之,慎无厌建。候者曹无过三百人,日暮出之,为微职。空队、要塞之人所往来者,令可口迹者无下里三人,平而迹;各立其表,城上应之。
注释:
- 出候无过十里:派出巡逻的士兵距离不能超过十里。
- 居高便所树表:在高处树立标志牌。
- 表三人守之:设立三个标志牌作为守卫。
- 与城上烽燧相望:与城墙上的烽火台相对视。
- 昼则举烽夜则举火:白天点燃烽烟晚上点燃火把。
- 客至堞,去之:如果敌人接近城墙的瞭望塔,就要撤走。
- 慎无厌建:谨慎行事,不要贪多。
- 候者曹无过三百人:巡逻士兵的人数不得超过三百名。
- 日暮出之:天黑时解散巡逻。
- 空队、要塞之人所往来者:空队和要塞中来往的人员。
- 令可口迹者无下里三人:命令那些可以留下的人留下三个人。
- 各立其表,城上应之:各个守卫人员都立起自己的标志牌,以供城墙上的守卫对照。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墨子及其门徒们对敌情的侦察和警戒行动。他们通过设置标志牌和巡逻人员来监视敌人动向,一旦发现敌人,就迅速做出反应,采取防御措施。这种军事战术体现了墨子“兼爱”“非攻”的思想,即反对无故攻击他人,主张和平共处。同时,也显示了墨子及其门徒们对战争的深刻认识和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