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叔入于许。公会齐侯于鄗。邾娄人、牟人、葛人来朝。皆何以称人?夷狄之也。
秋九月,郑伯突入于栎。栎者何?郑之邑。曷为不言入于郑?末言尔。曷为末言尔?祭仲亡矣。然则曷为不言忽之出奔?言忽为君之微也,祭仲存则存矣,祭仲亡则亡矣。冬十有一月,公会齐侯、宋公、卫侯、陈侯于侈,伐郑。
◇桓公十六年
春正月,公会宋公、蔡侯、卫侯于曹。
夏四月,公会宋公、卫侯、陈侯、蔡侯伐郑。
秋七月,公至自伐郑。
冬,城向。
十有一月,卫侯朔出奔齐。卫侯朔何以名?绝。曷为绝之?得罪于天子也。其得罪于天子,奈何?见使守卫朔,而不能使卫小众,越在岱阴齐。属负兹,舍不即罪尔。
◇桓公十七年
春正月丙辰,公会齐侯、纪侯,盟于黄。
二月丙午,公及邾娄仪父盟于走隹。

以下是这首诗的逐句翻译及注释:

  • 诗句1: 桓公(元年~十八年)

  • 译文: 鲁桓公即位,开始他的执政生涯。

  • 关键词: 桓公、即位

  • 注释: 这里描述的是鲁桓公正式登基成为国君,这标志着他开始了长达十八年的执政时期。

  • 诗句2: 许叔入于许。公会齐侯于鄗。邾娄人、牟人、葛人来朝。皆何以称人?夷狄之也。

  • 译文: 许文公被接纳为诸侯,与齐侯会面于高丘(鄗)。邾娄人、牟人和葛人前来朝见,但都被称为“夷狄”。

  • 关键词: 许叔、会、夷狄

  • 注释: 此段记载了鲁桓公在位期间的重要外交事件,包括接纳许文公和与其他国家的交往。

  • 诗句3: 秋九月,郑伯突入于栎。栎者何?郑之邑。曷为不言入于郑?末言尔。曷为末言尔?祭仲亡矣。然则曷为不言忽之出奔?言忽为君之微也,祭仲存则存矣,祭仲亡则亡矣。

  • 译文: 在秋天的九月,郑国的君主突然入侵郑国的栎地。为何不说是进入郑国?因为这是最后提到的。为什么不说郑君突然逃离?因为他是君王,如果祭仲还在,他就不会离开。

  • 关键词: 郑伯、栎地、祭仲

  • 注释: 此段反映了郑国君主的行为,以及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 诗句4: 冬十有一月,公会齐侯、宋公、卫侯、陈侯于侈,伐郑。

  • 译文: 在冬天的十一月,鲁桓公与齐侯、宋公、卫侯、陈侯共同会议于侈地,并联合出兵攻打郑国。

  • 关键词: 冬月、伐郑、侈地

  • 注释: 这是描述了鲁桓公在位后期的军事行动,通过联合其他国家对抗郑国。

  • 诗句5: 春正月,公会宋公、蔡侯、卫侯于曹。

  • 译文: 春季的正月,鲁桓公与宋公、蔡侯、卫侯在曹地进行会盟。

  • 关键词: 春、会盟、曹地

  • 注释: 这表明鲁桓公继续与其他诸侯国保持外交关系,巩固自己的影响力。

这些翻译和注释旨在帮助更好地理解《春秋谷梁传》中关于鲁桓公部分的内容及其历史背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