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公四年
春王二月,莒人伐杞,取牟娄。牟娄者何?杞之邑也。外取邑不书。此何以书?疾始取邑也。戊申,卫州吁弑其君完,曷为以国氏?当国也。
夏,公及宋公遇于清。遇者何?不期也。一君出,一君要之也。
宋公、陈侯、蔡人、卫人伐郑。
秋,翬帅师会宋公、陈侯、蔡人、卫人伐郑。翬者何?公子翬也。何以不称公子?贬。曷为贬?与弑公也。其与弑公奈何?公子翬谄乎隐公,谓隐公曰:「百姓安子,诸侯说子,盍终为君矣。」隐曰:「吾否,吾使修涂裘,吾将老焉。」公子翬恐若其言闻乎桓,于是谓桓曰:「吾为子口隐矣。隐曰:『吾不反也。』」桓曰:「然则奈何?」曰:「请作难,弑隐公。」于钟巫之祭焉弑隐公也。
九月,卫人杀州吁于濮。其称人何?讨贼之辞也。

隐公四年

春秋笔法,历史见证

  1. 隐公四年概述
  • 隐公在位时间
  • 四年主要事件
  • 隐公对诸侯关系影响
  1. 莒人侵牟娄事件分析
  • 莒国入侵背景
  • 牟娄作为重要城邑意义
  • 事件中隐公反应及态度
  1. 卫州吁弑其君事件
  • 卫州吁篡位过程
  • 隐公得知情况反应
  • 弑君行为社会影响
  1. 公子翚与隐公关系
  • 公子翚身份地位
  • 与隐公交往方式
  • 两人关系政治象征意义
  1. 《春秋》编纂特点与历史价值
  • 《春秋》编纂原则
  • 体现历史观点
  • 对后世影响和贡献
  1. 结论与启示
  • 隐公时期历史重要性
  • 《春秋》研究现实意义
  • 历史教训与未来展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