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人、秦人、巴人灭庸。
冬十有一月,宋人弑其君处臼。弑君者曷为或称名氏?或不称名氏?大夫弑君称名氏,贱者穷诸人,大夫相杀称人,贱者穷诸盗。◇文公十七年
春,晋人、卫人、陈人、郑人伐宋。
夏四月癸亥,葬我小君圣姜。圣姜者何?文公之母也。
齐侯伐我西鄙。
六月癸未,公及齐侯盟干谷。
诸侯会于扈。秋,公至自谷。
公子遂如齐。
◇文公十八年
春王二月丁丑,公薨于台下。
秦伯罃卒。
夏五月戊戌,齐人弑其君商人。
六月癸酉,葬我君文公。
秋,公子遂,叔孙得臣如齐。冬十月,子卒。子卒者孰谓?谓子赤也。何以不日?隐之也。何隐尔?弑也。弑则何以不日?不忍言也。
夫人姜氏归于齐。
季孙行父如齐。
莒弑其君庶其。称国以弑何?称国以弑者,众弑君之辞。
文公元年~十八年
楚国、秦国和巴国灭掉庸国。
冬季,十月初一,宋国人杀死了他们自己的国君杵臼。
春季,三月初二,在扈地会师。
夏季,四月初三日,安葬我们的小君圣姜。
齐景公讨伐我们西鄙。
六月十四日,我与齐侯结盟于干谷。
诸侯们会在扈会见。秋季来临之际,我从那里归来。公子遂前往齐国。
文公十八年:
春季二月十一日,我的国君在台下去世。
夏五月初十,齐人杀害了他们的国君商人。
六月初九日,我们的主人君文公被安葬。
秋季,公子遂和叔孙得臣去齐国。
冬季十月,我去世了。为什么说“子赤”是去世之人呢?这是对文公的讳称,表示不忍直呼其名,因为那是弑君者的名字。弑君之后为何不直呼其名字呢?这是因为不忍直言其事,故以讳称代替之。弑君后不直接说出其名,是为了保持对此事的沉默和不愿提及的避讳态度。
夫人姜氏回到了齐国。
季孙行父去了齐国。
莒人杀害了自己的君主庶其。在古代,用“国”指代国家进行指责,称“国”来指责是因为多数情况下,当一个国家发生政变时,人们常使用“国之”来隐晦地指代那个国家的君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