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有二翁,同里而居。甲翁之妻子去乡,唯叟一人而已。一日,叟携酒至乙翁第,二人对酌,不亦乐乎!乙翁曰:「曏吾远游冀、雍,然未尝登泰山,君有意同行乎?」甲翁曰:「是山余亦未登,然老矣,恐力不胜。」乙翁曰:「差矣,汝之言!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甲翁曰:「甚善!」翌日,二翁偕往,越钱塘,绝长江,而至泰阴。夜宿,凌晨上山。乙翁欲扶之,甲翁曰:「吾力尚可,无需相扶。」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
诗句释义:
昔有二翁,同里而居。甲翁之妻子去乡,唯叟一人而已。一日,叟携酒至乙翁第,二人对酌,不亦乐乎!
译文:
过去有两个老人住在同一个地方。甲老的妻子和孩子都离开了家乡,只剩下他自己。有一天,他带酒来到乙老的家,两个人互相敬酒,非常快乐。
注释:
昔有二翁 - 过去有两个老人,即甲老和乙老。
同里而居 - 住在同一个地方。
甲翁之妻子去乡 - 指甲老的妻子和孩子都离开了他的家。
唯叟一人而已 - 只剩下他自己一个人了。
日出 - 太阳刚刚升起时。
薄暮 - 傍晚时分。
译文:
乙老说:「我从前远游到冀州、雍州,但还没有登上过泰山,你有兴趣和我一起去吗?」
甲老说:「这个山我也还没登过,但我已经老了,恐怕体力不能胜任。」
乙老说:「你错了,你这样说。以前愚公九十岁还在努力移山,现在我们虽然只有六十多岁,又有什么老呢?」
甲老说:「说得好!」
翌日,两位老人一同前往泰山。他们经过钱塘,越过长江,终于到达泰山。夜宿山上,第二天一早上山。乙老想扶他,甲老说:「我的体力还可以,不需要人搀扶。」从天亮一直走到天黑,他已经爬到了泰山的一半了。
注释:
惟叟一人而已 - 只有他自己一个人了。
乙老曰:「吾远游冀、雍 - 乙老说:「我以前到过冀州、雍州,但没有到过泰山。”
然未尝登泰山 - 但从未登过泰山。
君有意同行乎? - 你有兴趣和我一起去吗?
甚善 - 非常好。
翌日 - 第二天。
自日出至薄暮 - 从天亮一直到天色变暗。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两个老人一起攀登泰山的情景。通过生动的叙述和对话,展现了他们之间的友情以及他们对生活的态度。诗中的语言通俗易懂,情感真挚,给人以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