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悼子卒,未葬.平公饮酒,师旷、李调侍,鼓钟。杜篑自外来,闻钟声,曰:「安在?」曰:「在寝。」杜篑入寝,历阶而升.酌曰:「旷饮斯。」又酌曰:「调饮斯.」又酌,堂上北面坐饮之。降,趋而出。
平公呼而进之,曰:「蒉,曩者尔心或开予,是以不与尔言。尔饮旷,何也?」曰:「子卯不乐。知悼子在堂,斯其为子卯也大矣!旷也,太师也,不以诏.是以饮之也。」「尔饮调,何也?」曰:「调也,君之亵臣也,为一饮一食,亡君之疾。是以饮之也.」「尔饮,何也?」曰:「篑也,宰夫也,非刀匕是共,又敢与知防.是饮之也.」平公曰:「寡人亦有过焉。酌而饮寡人!」杜篑洗而扬觯。
公谓侍者曰:「如我死,则必无废是爵也!」至于今,既毕献,斯扬觯,谓之「杜举」。
诗句:
- 知悼子卒,未葬。
译文:知悼子去世了,但是还没有埋葬。
注释:知悼(Zhì Dào)指春秋时期鲁国的大臣。卒,去世。
- 平公饮酒,师旷、李调侍,鼓钟。
译文:鲁平公喝酒时,有两位名叫师旷和李调的乐师在旁边演奏乐器。
注释:平公(Píng Gōng),鲁文公的儿子,名宋。
- 杜篑自外来,闻钟声,曰:「安在?」曰:「在寝。」
译文:杜篑从外面进来,听到钟声,问他:「那声音在哪里?」回答说:「在寝室。」
注释:杜篑(Dù Huì),即杜蒉,春秋时人,孔子弟子。
- 杜篑入寝,历阶而升。
译文:杜篑进入卧室,沿着台阶上去。
注释:寝,卧室。
- 酌曰:「旷饮斯。」又酌曰:「调饮斯。」
译文:师旷和李调轮流斟酒,师旷说:「让旷来喝。」李调和之,又说:「让调来喝。」
注释:旷和调是师旷与李调的合称,他们都是乐官,负责音乐演奏。
- 又酌,堂上北面坐饮之。
译文:再次斟酒,坐在堂上,面向北面喝。
注释:堂上,堂屋正中。
- 降,趋而出。
译文:杜篑走下台阶,快步退出。
注释:降,走下台阶。
- 平公呼而进之,曰:「蒉,曩者尔心或开予,是以不与尔言。尔饮旷,何也?」曰:「子卯不乐。知悼子在堂,斯其为子卯也大矣!旷也,太师也,不以诏.是以饮之也。」「尔饮调,何也?」曰:「调也,君之亵臣也,为一饮一食,亡君之疾。是以饮之也.」「尔饮,何也?」曰:「篑也,宰夫也,非刀匕是共,又敢与知防.是饮之也.」
译文:平公呼唤杜篑进去,说道:“杜蒉啊,以往我的心情对你有些开解,所以我没有和你多说。你喝了旷的酒,是什么意思呢?”杜篑回答说:“这是子卯之忌,知悼子还在堂上,这是子卯之忌非常严重了。旷是太师,不用命令就自己饮酒。“您又喝了调的酒,是什么意思呢?”回答说:“调是君主的小臣,为了一顿饭一顿饭的享受,损害了君主的健康。所以喝了调的酒。” “你又喝了这杯酒,是什么意思呢?”回答说:“我是宰夫,虽然不是主刀副食的人,但也不敢和主管膳食的人一样,所以喝了这杯酒。”
- 平公曰:「寡人亦有过焉。酌而饮寡人!」
译文:平公说:“我也有过,请喝一杯我的酒!”
注释:过,过错。
- 杜篑洗而扬觯。
译文:杜篑洗手后举杯向平公敬酒。
注释:觞(shāng),酒杯。
- 公谓侍者曰:「如我死,则必无废是爵也!」
译文:平公对侍者说:“如果我死了,那么这个酒杯一定不能被废弃。”
注释:我死,指平公即将驾崩。废,废弃、丢弃。爵,古代盛酒器,这里特指酒杯。
- 至于今,既毕献,斯扬觯,谓之「杜举」
译文:直到现在,所有的祭品都摆完了,这才举杯庆祝。这就是所谓的“杜举”。
注释:杜举,杜篑死后举行的一种饮酒仪式。
赏析:
这首诗是《礼记》中的一段记载,讲述了知悼子去世后,平公为了表示哀悼,邀请乐官师旷、李调一起饮酒的故事。通过这段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古代礼仪文化中对于哀悼、尊重以及祭祀等仪式的重视。同时,这个故事也体现了古代君臣之间、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和相互尊重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