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有二月辛亥朔,日有食之。
◇昭公三十二年
春王正月,公在乾侯。
取阚。阚者何?邾娄之邑也。曷为不系乎邾娄?讳亟也。夏,吴伐越。秋七月。
冬,仲孙何忌会晋韩不信,齐高张、宋仲几、卫世叔申、郑国参、曹人、莒人、邾娄人、薛人、杞人、小邾娄人城成周。
十有二月己未,公薨于乾侯。

译文:

昭公(元年~三十二年)

十二月初一,日食。

◇昭公三十二年

春天,王在正月,昭公在乾侯。

从邾娄取得阚。为什么取?这是邾娄的城邑。为什么不把它系在邾娄呢?因为讳忌频繁。夏季,吴国攻打越国。秋天七月。

冬季,仲孙何忌会合晋国韩不信,齐国高张、宋国仲几、卫国世叔申、郑国参、曹人、莒人、邾娄人、薛人、杞人、小邾娄人修筑成周的城墙。

十二月十六日,昭公在乾侯去世。

赏析:

这首诗是《春秋左氏传》中的一段文字,记载了昭公在位期间的重要事件和活动。首先,诗中提到“日有食之”,这是天象的变化,暗示着政治上的某些不祥之兆。接着,诗中描述了昭公在位时的一些外交活动,如与晋韩不信等国的会盟,以及修筑城墙等军事活动。这些事件都是当时政治形势的一部分,反映了昭公时期的政治状况。最后,诗以昭公的去世作为结尾,预示着昭公时代的结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