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十有二月,夫人姜氏会齐侯于郜。

乙酉,宋公冯卒。

◇庄公三年

春王正月,溺会齐师伐卫。溺者何?吾大夫之未命者也。

夏四月,葬宋庄公。

五月,葬桓王。此未有言崩者何以书葬?盖改葬也。

秋,纪季以酅入于齐。纪季者何?纪侯之弟也。何以不名?贤也。何贤乎?纪季服罪也。其服罪奈何?鲁子曰:「请后五庙以存姑姊妹」。

冬,公次于郎。其言次于郎何?刺欲救纪而后不能也。

◇庄公四年

春王二月,夫人姜氏飨齐侯于祝丘。

三月,纪伯姬卒。

夏,齐侯,陈侯,郑伯遇于垂。纪侯大去其国。大去者何?灭也。孰灭之?齐灭之。曷为不言齐灭之?为襄公讳也。《春秋》为贤者。讳何贤乎襄公?复仇也。何仇尔?远祖也。哀公亨乎周,纪侯谮之。以襄公之为于此焉者,事祖祢之心尽矣。尽者何?襄公将复仇乎纪,卜之曰:「师丧分焉」。「寡人死之,不为不吉也。」远祖者几世乎?九世矣。九世犹可以复仇乎?虽百世可也。家亦可乎?曰:「不可。」国何以可?国君一体也。先君之耻,犹今君之耻也。今君之耻,犹先君之耻也。国君何以为一体?国君以国为体,诸侯世,故国君为一体也。今纪无罪,此非怒与?曰:「非也。」古者有明天子,则纪侯必诛,必无纪者。纪侯之不诛,至今有纪者,犹元明天子也。古者诸侯必有会聚之事,相朝聘之道,号辞必称先君以相接,然则齐纪无说焉,不可以并立乎天下。故将去纪侯者,不得不去纪也,有明天子则襄公得为若行乎?曰:「不得也」。不得则襄公曷为为之,上无天子,下无方伯,缘恩疾者可也。六月乙丑,齐侯葬纪伯姬。外夫人不书葬,此何以书?隐之也。何隐尔?其国亡矣,徒葬于齐尔。此复仇也,曷为葬之?灭其可灭,葬其可葬。此其为可葬奈何?复仇者非将杀之,逐之也。以为虽遇纪侯之殡,亦将葬之也。

《春秋》庄公(元年~三十二年)
冬十有二月,夫人姜氏会齐侯于郜。乙酉,宋公冯卒。此未有言崩者何以书葬?盖改葬也。

译文:
冬天,十二月,夫人姜氏在郜地会见齐侯。这一天是农历的十二月,也就是冬季。在这个月份里,发生了两个重要的历史事件。首先是宋国的国君宋文公去世,他的名字被称为“冯”,这可能是因为他在生前未被正式任命为国君,因此死后也没有得到正式的称号。其次,齐国的国君齐襄公去世,他的去世被记载在这一年的最后一个月。这两个事件都被记载在了《春秋》中,原因是为了纪念他们各自的丧事。

赏析:
在《春秋》这部古老的史书中,庄公的生平记录了许多重要事件的经过。其中,对于宋文公和齐襄公的去世,《春秋》都采用了简洁的叙述方式。这种简洁的叙述方式体现了《春秋》的叙事风格——简洁而直接,没有过多的修饰和渲染,让读者能够清晰地了解事件的基本情况。同时,这种简洁的叙述方式也反映出《春秋》作为一部史书的客观性。它不会对历史事件进行主观的评价或偏见,而是尽可能全面地记录下事件的经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