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八月甲午,宋万弑其君接,及其大夫仇牧。及者何?累也。弑君多矣,舍此无累者乎?孔父、荀息皆累也。舍孔父、荀息无累者乎?曰:「有。」有则此何以书?贤也。何贤乎仇牧?仇牧可谓不畏强御矣。其不畏强御奈何?万尝与庄公战,获乎庄公。庄公归,散舍诸宫中,数月然后归之。归反为大夫于宋。与闵公博,妇人皆在侧。万曰:「甚矣,鲁侯之淑,鲁侯之美也!天下诸侯宜为君者,唯鲁侯尔!」闵公矜此妇人,妒其言,顾曰:「此虏也!尔虏焉故,鲁侯之美恶乎至?」万怒搏闵公,绝其脰。仇牧闻君弑,趋而至,遇之于门,手剑而叱之。万臂摋仇牧,碎其首,齿着乎门阖。仇牧可谓不畏强御矣。冬十月,宋万出奔陈。

◇庄公十三年

春,齐侯、宋人、陈人、蔡人、邾娄人会于北杏。

诗句:

庄公元年春,王正月。    
继弑不提即位,正乎何?    
先君不正,不忍立也。    
夫人孙于齐,三月之故。    
秋筑余丘,冬会禚姜。    
宋万弑君,仇牧不畏强御。    
冬逃陈,宋人闻其声。    
齐宋陈蔡邾娄,北杏共盟。    

译文:

庄公元年春,王正月。
继位的君主没有按正道死去,子就不忍即位。
夫人孙去齐国。
秋筑余丘,冬会禚姜。
宋万弑君,仇牧不畏强御。
冬逃陈,宋人闻其声。
齐宋陈蔡邾娄,北杏共盟。

赏析:

本诗通过描述庄公元年至十三年间的一系列事件,展现了春秋时期的政治动荡和社会变迁。其中,对宋万、仇牧等人物的行为进行了深刻的描绘和评价,体现了作者对正义和道德的坚守。同时,诗中还通过对齐、宋、陈、蔡、邾娄等诸侯国的联盟行为的描述,反映了当时各国之间的政治关系和外交策略。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内涵,既具有叙事性,又具有抒情性,是研究春秋战国时期历史的重要文献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