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救齐。
秋八月丁亥,葬齐桓公。
冬,邢人、狄人伐卫。
◇僖公十九年
春王三月,宋人执滕子婴齐。
夏六月,宋人、曹人、邾娄人盟于曹南。鄫子会于邾娄。其言会盟何?后会也。己酉,邾娄人执鄫子用之。恶乎用之?用之社也。其用之社奈何?盖叩其鼻以血社也。
秋,宋人围曹。
卫人伐邢。
冬,公会陈人、蔡人、楚人、郑人盟于齐。
梁亡,此未有伐者,其言梁亡何?自亡也。其自亡奈何?鱼烂而亡也。◇僖公二十年春,新作南门。何以书?讥。何讥尔?门有古常也。
夏,郜子来朝,郜子者何?失地之君也。何以不名?兄弟辞也。
五月乙巳,西宫灾。西宫者何?小寝也。小寝则曷为谓之西宫?有西宫则有东宫矣。鲁子曰:「以有西宫,亦知诸侯之有三宫也。」西宫灾何以书?记异也。郑人入滑。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是春秋时期著名的历史文献,它记录了公元前659年的若干重要事件。此篇文献不仅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动态,还揭示了人物性格、战争策略及文化礼仪等多方面内容。下面是对本文献的逐句翻译和注解:
- 狄侵齐:
- 含义:晋国北部边境上的狄国(即今天的山西、河北一带)入侵齐国。
- 背景:在春秋时期,各国之间的领土争端频繁,狄国与多个诸侯国有纷争。
- 秋,公子遂帅师伐邾:
- 含义:鲁国的公子遂领导军队攻击并占领了邾国。
- 原因:可能是由于邾国的某些行为触犯了鲁国,或者两国之间有领土纠纷。
- 晋人败狄于箕:
- 含义:晋国人在箕地击败了狄军。
- 背景:箕是位于今天山西的一个地名,可能是晋国的重要战略要地。
- 冬十月,公如齐:
- 含义:鲁文公冬天前往齐国。
- 原因:可能是为了解决与其他诸侯国之间的外交问题或寻求支持。
- 十有二月,公至自齐:
- 含义:十二月,鲁文公从齐国回来。
- 原因:可能已经完成了在齐国的所有外交任务或军事行动。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不仅是对当时政治事件的记载,还通过这些事件展示了春秋时期的政治格局和文化特点。通过对原文的深入分析,可以更全面地理解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