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高皇帝以三十万众,困于平城。当此之时,猛将如云,谋臣如雨,然犹七日不食,仅乃得免。况当陵者,岂易为力哉?而执事者云云,苟怨陵以不死。然陵不死,罪也;子卿视陵,岂偷生之士而惜死之人哉?宁有背君亲,捐妻子而反为利者乎?然陵不死,有所为也,故欲如前书之言,报恩于国主耳,诚以虚死不如立节,灭名不如报德也。昔范蠡不殉会稽之耻,曹沬不死三败之辱,卒复勾践之讎,报鲁国之羞,区区之心,窃慕此耳。何图志未立而怨已成,计未从而骨肉受刑,此陵所以仰天椎心而泣血也。
足下又云:“汉与功臣不薄。”子为汉臣,安得不云尔乎?昔萧樊囚絷,韩彭葅醢,鼂错受戮,周魏见辜。其余佐命立功之士,贾谊亚夫之徒,皆信命世之才,抱将相之具,而受小人之谗,并受祸败之辱,卒使怀才受谤,能不得展。彼二子之遐举,谁不为之痛心哉?陵先将军,功略盖天地,义勇冠三军,徒失贵臣之意,刭身绝域之表。此功臣义士所以负戟而长叹者也。何谓不薄哉?且足下昔以单车之使,适万乘之虏。遭时不遇,至于伏剑不顾;流离辛苦,几死朔北之野。丁年奉使,皓首而归;老母终堂,生妻去帷。此天下所希闻,古今所未有也。蛮貊之人,尚犹嘉子之节,况为天下之主乎?陵谓足下当享茅土之荐,受千乘之赏。闻子之归,赐不过二百万,位不过典属国,无尺土之封,加子之勤。而妨功害能之臣,尽为万户侯;亲戚贪佞之类,悉为廊庙宰。子尚如此,陵复何望哉?且汉厚诛陵以不死,薄赏子以守节,欲使远听之臣望风驰命,此实难矣,所以每顾而不悔者也。陵虽孤恩,汉亦负德。昔人有言:“虽忠不烈,视死如归。”陵诚能安,而主岂复能眷眷乎?男儿生以不成名,死则葬蛮夷中,谁复能屈身稽颡,还向北阙,使刀笔之吏弄其文墨邪?愿足下勿复望陵。
昔高皇帝以三十万众,困于平城。当此之时,猛将如云,谋臣如雨,然犹七日不食,仅乃得免。况当陵者,岂易为力哉?而执事者云云,苟怨陵以不死。然陵不死,罪也;子卿视陵,岂偷生之士而惜死之人哉?宁有背君亲,捐妻子而反为利者乎?然陵不死,有所为也,故欲如前书之言,报恩于国主耳,诚以虚死不如立节,灭名不如报德也。昔范蠡不殉会稽之耻,曹沬不死三败之辱,卒复勾践之讎,报鲁国之羞,区区之心,窃慕此耳。何图志未立而怨已成,计未从而骨肉受刑,此陵所以仰天椎心而泣血也。
足下又云:“汉与功臣不薄。”子为汉臣,安得不云尔乎?昔萧樊囚絷,韩彭葅醢,鼂错受戮,周魏见辜。其余佐命立功之士,贾谊亚夫之徒,皆信命世之才,抱将相之具,而受小人之谗,并受祸败之辱,卒使怀才受谤,能不得展。彼二子之遐举,谁不为之痛心哉?陵先将军,功略盖天地,义勇冠三军,徒失贵臣之意,刭身绝域之表。此功臣义士所以负戟而长叹者也。何谓不薄哉?且足下昔以单车之使,适万乘之虏。遭时不遇,至于伏剑不顾;流离辛苦,几死朔北之野。丁年奉使,皓首而归;老母终堂,生妻去帷。此天下所希闻,古今所未有也。蛮貊之人,尚犹嘉子之节,况为天下之主乎?陵谓足下当享茅土之荐,受千乘之赏。闻子之归,赐不过二百万,位不过典属国,无尺土之封,加子之勤。而妨功害能之臣,尽为万户侯;亲戚贪佞之类,悉为廊庙宰。子尚如此,陵复何望哉?且汉厚诛陵以不死,薄赏子以守节,欲使远听之臣望风驰命,此实难矣,所以每顾而不悔者也。陵虽孤恩,汉亦负德。
昔人有言:“虽忠不烈,视死如归。”陵诚能安,而主岂复能眷眷乎?男儿生以不成名,死则葬蛮夷中,谁复能屈身稽颡,还向北阙,使刀笔之吏弄其文墨邪?愿足下勿复望陵。
注释:[^1][^2] 两汉:李陵 子卿足下: [勤宣令德], 策名清时, 荣问休畅, 幸甚幸甚。 远托异国, 昔人所悲, 望风怀想, 能不依依? 昔者不遗, 远辱还答, 慰诲勤勤, 有逾骨肉, 陵虽不敏, 能不慨然
译文:
昔日汉武帝率领三十万精兵深入匈奴境内,被困在平城。当时众多猛将和谋臣环绕左右,然而依然七日没有食物吃,最后才得以幸免。更何况像我这样身处困境的人,难道是很容易做到的吗?然而你却责备我不为了活命而屈服。然而我之所以不屈服并非是贪图生存,而是因为我不愿意成为苟且偷生的小人而惋惜自己的生命啊!难道会有背叛君王和父母、抛家舍业甚至做出背弃国家的事情的小人吗?然而我之所以不愿屈服并非是因为贪恋个人的富贵,而是不愿辜负国家的重托。以前范蠡不肯殉难会稽,曹沫不肯忍受三次战败的耻辱,最终得以恢复越国的仇恨,报答鲁国的羞辱。这些只是出于对国家的忠诚,宁愿承受死亡也不愿放弃气节,宁愿失去名声也不愿背叛国家。过去范蠡和曹沫都没有因个人恩怨而牺牲自己的原则和名誉,因此我才有这样的想法。没想到我的心愿还没有实现就产生了怨恨,我的计划还没有付诸实施就遭受了亲人受到刑罚的命运。这就是我仰望天空痛哭的原因啊!
您又来信说:“汉朝对待有功之臣并不薄。”作为汉朝的臣子,怎么能这样说呢?过去萧何、樊哙曾被囚禁起来,韩信、彭越被切碎烹煮,晁错被杀害,周勃、魏其侯也被处以死刑之罪。其他的那些辅佐帝王建立功勋的人,像贾谊、亚夫等人,都是信命世之才,怀抱将相之才,却受到小人的谗言陷害,同时遭到祸害和侮辱,最终使得有才华的人受到诽谤,不能得到施展的机会。那些两位贤臣的不幸下场,谁不为他们感到悲痛呢?作为前将军的我,功劳和谋略可以超过天地,勇敢和义气可以超过三军,只因为失去了高贵的君主的期望,而被流放到边陲荒无人烟的地方。我二十多岁时出使匈奴,白发苍苍地回到汉朝,年迈的母亲死在家乡的堂上,年轻的妻子离开帷帐。这样的历史是很罕见的,也是古今未有的事。即使是蛮貊的小国,尚且尊敬你的节操,更何况是天子陛下呢?我本应当享受诸侯的封地来报答国家的恩情和皇上的赏赐。听说您回去后受到的赏赐不过二百万钱,职位不超过典属国,没有一寸土地的封赏,加上您的努力。而一些妨害功绩损害才能的大臣,都被封为万户侯;那些贪赃枉法的亲戚和佞人等,都成了朝廷的重职。您尚且这样艰难的处境,我又有什么奢望呢?况且汉朝重重地处罚了我因为没有坚持活下去,而赏赐给您保守节操却很少,这是想要让远方听到臣子的响应就迅速响应,这实在是很困难的啊。所以我每次想到这些都觉得后悔不已而不后悔。我虽然孤单地得到恩惠,但汉朝也有负恩之处。古人有句话说:"即使忠心却不能壮烈牺牲的话,就是视死如归。"如果我真的能够安然度日的话,那么皇上难道还会那样眷念我吗?男子汉活着不能成就自己的名声,死了就会被埋在蛮夷之地之中,还有谁能屈膝低头向朝廷磕头请罪,返回长安向皇宫致敬,让刀笔小吏舞文弄墨玷污他们的名誉呢?希望您不要再次期望我能回到您的身边。